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魔芋中药名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魔芋中药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魔芋与附子有什么区别?
附子,我们都叫大草乌,是种药材,但食用不当会中毒,我们这里看到有好些人会煮了吃,我是不敢吃。慎用,慎吃…
魔芋是一种食材,不可以直接食用。要加工,像魔芋豆腐啊,魔芋胶等之类的
魔芋与附子有什么区别?认真比较起来,不同之处甚多,大体上讲,我们可以从两者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栽培技术、营养成分、应用价值等几个方面去比较,这样才能真正比较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第一、魔芋与附子的形态特征有很大区别,我们可以从花、叶、茎、块茎等去比较。
1、花:魔芋的花,外形怪异、气味怪异,我们常见的那种漏斗状、皱边、暗紫色的“花”,其实不是花,而是佛焰苞,真正的花是肉质穗轴上淡黄色的那部分才是花,开花时臭味熏天,其目的是为吸引昆虫为它授粉。附子的花,蓝紫色,花冠像盔帽,圆锥花序,萼片5个,花瓣两个。萼片蓝紫色,花瓣无毛,9~10月开花。
2、叶:魔芋的叶,有两种生长形态,一是大型复叶,二是变态叶即鳞片叶。复叶大小、叶数随年龄不同而不同,因魔芋是多年生植物,第一年三裂二歧为5片小叶,第二年每枝三裂叶会分裂成二歧,二裂后再被羽状分裂。叶片分裂成规律性变化,叶型三年后稳定。附子的叶,五角形,叶片薄革质或纸质,长6~11厘米,宽有9~15厘米,基部浅心型三裂,中间全裂成宽宽菱形。叶柄长1~2.5厘米,短柔毛。叶片急尖,近羽状分裂。
3、茎:魔芋的茎,粗壮、圆柱形、淡绿色,有暗紫色斑,高度40~70厘米。附子的茎,圆柱形,高度60~150厘米,表面青绿色,直立或稍倾斜,上部有短茸毛,下部光滑无毛,多呈紫色。
4、块茎:魔芋的块茎,外表黑褐色,中间为白色,扁圆形,个大,大者1000克以上。附子的块茎,外表黑褐色,纺锤形或倒卵形,常常两个并连,野生小,栽培品大,达5厘米。
第二、魔芋与附子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
魔芋的生长环境:适宜海拔高度300~2500米,土层深厚、肥沃松软、透气好、排水性好,有机质丰富的轻砂土壤。要求雨量丰富、日照较少、湿度较大。种植时,忌重茬。
关注我【浅谈植物】,更多关于植物方面的问题,欢迎一起交流学习。
魔芋与附子是两种不同科植物,区别很大。下面我简单从两个方面作答,一是魔芋与附子植物分类的基本情况;二是魔芋与附子的植物形态特征。
魔芋与附子的基本情况
①魔芋:天南星科磨芋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中文正式名为磨芋,学名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FOC已修订),磨芋又称蒻头、鬼芋、虎掌、土南星等。主产于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及江南各省等地,生长于疏林或林缘下的潮湿环境等。
②附子: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文正式名为乌头,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乌头又称草乌、铁花、五毒等。主产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的一些省份等。通常生长在黄草丛或上荒坡地的灌丛中等。
魔芋与附子的形态区别
①叶:魔芋叶片三裂披针形;附子叶片薄革质呈五角形。
②花:魔芋花序紫色呈肉穗状,雌花色呈圆柱形,雄花序紧接,通常在四至六月份开花;附子花序蓝紫色顶生呈总状,通常在九至十月份开花。
③果:魔芋果实为浆果型,呈球状或扁球状,果期为七至九月份;附子果实为蓇葖果型,种子具有三条棱,果期为九至十月份。
④根茎:魔芋块茎呈扁球状;附子块茎呈倒圆锥形。
以上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
魔芋有什么健康益处?
魔芋属于高水分、高膳食纤维、低热量的食物,其膳食纤维含量高达74.4g/100g,热量却仅为20大卡左右,比较适合糖尿病人群以及心血管疾病人群食用。
魔芋对健康的好处:
魔芋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延缓葡萄糖和脂肪吸收的作用,还可以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逐渐使血糖水平下降,对控制和预防糖尿病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同时魔芋含有的葡甘露聚糖在食用后不在胃中消化,因而可以吸附胆固醇和胆汁酸,从而有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对预防和减轻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有益处。
此外,膳食纤维还可以增加肠胃的蠕动,改善便秘,又因其热量低、饱腹感强,也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物。
食用和选择魔芋的注意事项:
1、未经加工的生魔芋有毒性,必须煎煮3小时以上才可以食用。
2、市面上白色的魔芋以及加入海藻粉的黑色魔芋,两者的营养价值基本无差,选择表面湿润并且有光泽的就好。
3、魔芋的保存建议:将魔芋和水一起装进袋子中,抽出袋子中的空气进行密封,然后放入冰箱中冷藏。
谢谢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魔芋中药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魔芋中药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