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和中草药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药和中草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成药和中药的区别是在哪里呢?
中药,按照相关书籍和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其中以植物药居多,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草根、树皮”。其表现形式,就是大家在医院中药房或者药店里面看到的中药饮片,或者说中草药。其应用形式,是方剂。方剂是由中医师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中药,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的。方剂的表现形式,就是大家常说的中药方,包括药味的组成和具体的剂量。方剂的应用形式是中药汤剂,也就是大家说的汤药。这和公众理解的中药是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的统称,是有些不同的。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品名、规格、处方成分、功效和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药和中成药相比,我们说以下两点的不同:
⑴中成药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证或症状制定的,治疗范围相对较窄,因此,在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而中药,特别是方剂,是在对不同患者进行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配伍而成,其治疗范围更加广泛。
⑵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而中药必须经过煎煮,不能直接使用,水煎液的体积较、大口感欠佳,最好临用前煎煮,不能长期贮存,携带不便。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中成药:是将中草经过仔细的各种复杂程序的加工,制作为成品,如丸,散,膏,丹,片,冲剂等,并用精细的包装为盒,袋,瓶等,并配有药品的详细说明书,以方便,指导患者服药。
中药:是中医大夫将患者确疹后开出的中草药的方剂,也称为饮片,用火煎煮成为"汤药",并遵照医嘱服用。
药师来回答这个问题。
要知道中成药和中药有什么区别,可以先了解下二者的定义。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
注意关键词”剂型“,是指剂型指方剂组成以后,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比如说胶囊剂,丸剂,片剂,颗粒剂,软膏剂等等。
中药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中药的定义是指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比如说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植物药了。
中药包括中成药,还包括中药饮片等等。
首先搞明白,什么叫中药,我以中医药践行者的观点回答此提问,供网友参考。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之一,我国分布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中药资源,仅典籍记载已达数千种。分为植物、动物、矿物三大类;其中植物占绝大多数,运用最普遍,故历代称为"本草"。何谓本草呢?"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言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药为多,含有以草类治病为本的意思。这些药物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应用形式,故称为"中药",本草学也称为中药学。中药又分原药为中药材,后经炮制加工的称中药饮片才可直接供处方调配水煎服汤剂或捣烂外敷用以及其它用途等。 何谓中成药呢?它是中药制剂的总称,在中医药用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适合防治疾病的一定剂型,称为中药制剂——中成药。包括内服外用各种剂型,它们是膏、丹、丸、散、露、糖浆、合剂、颗粒、胶、胶囊、滴丸、片、针、粉、锭、条、线、熏等等。中成药使用方便,是几千年先人们经验方传承下来的,行之有效,在历代都有极好的口碑,出厂后有批准文号、有完整的说明书和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明白了吧?欲知更多中医药知识,欢迎关注与点赞。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和中草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和中草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