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中药基础知识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医中药基础知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自学中医,先学习哪些中医知识,才能坚持学下去?
我是一名中医,我以自己的经历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实践学习大于理论知识,但是理论返回来会指导实践,就是说如果你是零基础学习中医,最好是先跟一个中医临床大夫学习,时间久了有点临床经验了再返回去学习理论知识,会有全新的认识!
如果直接学习理论,一般人都会感觉很枯燥、很乏味,很难坚持下去!
先学习《中医基础》,《内经》,《诊断》,《中药》,《针灸》;再学《方剂》,《仲景<伤寒论>》,《温病》,《金匮》,《伤寒论》;《内科》,《外科》学完且巩固了,再学《妇科》、《儿科》、《五观科》,《医古文》。
自从2008年很偶然看到一档养生节目,就萌生了学习中医的念头,看得多了,就开始买书。后来感觉,这些知识太碎片化了,上学出来了人,比较喜欢学院式的系统学习,后来就开始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脉经》等,结合看视频讲座,很受益。为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我会一直坚持学习的。愿与友友们交流学习。
先学《针灸学》(相当于《黄帝内经》中的“灵枢”),再学《内经》(相当于《黄帝内经》里的“素问”),再学《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本相当于《伤寒杂病论》),再看李可的《危急重证疑难病》,再看郑钦安《中医火神三书》。然后再看其他的。
对于初学者,怎样打好中医基础呢?
对于初学者,怎样打好中医学基础?
我认为对不同年龄的人,及不同学习目的人有不同的路径。
一)如果是在校高中学生,当然以报考中医药大学为宜。
二)如果是在职人员,而且所从事的工作与医疗行业无关,只是想学中医,在以后方便的时候,希望能从事中医工作。我建议去书店买一套大专院校中医教材用于自习。如果有条件最好上‘’业余大学‘’,切记先要买一本西医院校的正常人体解剖学看一看。目的是培养学习中医的兴趣,以便更深入学习。
三)医学离不开临床,当你感觉书上的知识都掌握了,就是你需要临床的时候了。下一步就是耍找一位中医师进行理論与实践的结合了。
中医的古籍很多,需要不断的学习,体会,积累知识,博览群书,了解諸多学说短長,需慢慢理解,这需在有一定基础时,分析吸收,因耗时很長,目前还不迠议业余爱好者阅读。应以中医教材为主,业余学习贵在有兴趣有爱好和坚持。
以上只是一已之見,也是历次西学中的套路,不知如今还适用否,願对您有所帮助。
作为一个新手,如果想快速入门中医,你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步骤:
- 了解中医基本理念:首先了解中医的基本理念,如“气血精津液神”、“五运六气”、“脏象五系统”等。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医的核心思想。
- 学习中医基本知识:接下来,你可以学习中医的基本知识,例如人体经络、中药学、诊断技巧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上课学习来完成这一步。
- 参观中医诊所或医院:通过参观中医诊所或医院,可以了解中医的实际操作,以及如何运用中医知识来治疗疾病。
- 实践:最后,你可以试着实践一些中医方法,如针灸、推拿、药膳等,来加深对中医的理解。
这些步骤都能帮助你快速入门中医,不过,要记住,学习中医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希望你能够喜欢并热爱学习中医!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医中药基础知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中药基础知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