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四气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药四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药四气五味是哪个朝代提出的?
中药的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四气五味是中医界从古代沿袭至今的名词。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四气五味在《神农百草经》中首次提出,就是说在古代东汉时期,中医药学里就已经有了四气五味之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以说《神农百草经》是我国中医药药物学理论的源头。
四味理论中各种味的作用是什么?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性味是什么意思?
性味意思是药物的性质和气味,即四气五味。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每味药的气和味不尽相同,导致药物作用的千差万别。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四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四气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