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知识二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药知识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药化学基础知识是哪三点?
1、纯度检查的方法最常应用的是各种色谱方法。如在TLC或PC上选择适当的展开剂,分别将样品推至薄层板的不同位置,并在可见光、UV光下观察,或者喷以一定的显色剂进行观察。
2、气相色谱(GC)也是判断物质纯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只适用于在高真空和一定加热条件下能够气化而不被分解的物质。
3、HPLC的特点:用量少、时间快、灵敏度高以及准确。
4、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确定分子式并计算饱和度、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5、分子式的测定方法包括: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同位素峰度比法和高分辨质谱(HR-MS)法。
6、质谱测定采用电子轰击法,采用电子轰击法时,需要先将样品加热气化,使之进入离子化室,而后才能电离。而一些大分子物质,如糖的聚合物和肽类等,也因难于气化而无法测定。
7、红外光谱:分子中价键的伸缩及弯曲震动将在光的红外区域,即4000~400cm-1处引起吸收。测得的吸收图谱叫红外光谱(IR)。
8、红外光谱:4000~1300cm-1的区域为特征频率区;1300~400cm-1的区域为指纹区,其中许多吸收因原子或原子团间的键角变化所引起,形状比较复杂,犹如人的指纹,可据此进行化合物的真伪比较鉴别。
9、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于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的化合物以及芳香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10、核磁共振谱包括氢核磁共振和碳核磁共振。
初级职称中药药剂学重点知识归纳?
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是指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二,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天然药材的分布、采集和生产,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气候、水土、日照等生态环境差异很大,各地生物的分布很不相同。其质量优劣就有所差异。所以,中药材多有明显的地域性。
三,药物的入药部分与采集季节的关系·1、根、根茎、块茎和鳞茎。(阴历二、八月·2、树皮和根皮类。即春、夏时节)·3、叶。·4、花、花序、花穗。时候)·5、果实、果穗、种子。(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6、全草。(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花通常在正在盛开的(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
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重点掌握中药的定义,中药的性味归经,四气五味。
了解中药的产地和采集,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中药材中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多有明显的地域性。
了解中药的入药部分与采集季节的关系,了解常用中药的加工炮制。
中药药师哪个科目最难考?
因为四科涉及的内容不同,所以要定义哪科最难,就要因人而异、因行业而异。因人而异就是你哪科学的不好,哪科就最难。
因行业而异就是你从事行业哪科涉及的少,哪科就最难,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生产的涉及较少,这科对生产来说是最难的;
中药专业知识一经营、使用的涉及较少,这科对经营、使用来说最难;
中药专业知识二药品生产、药品批发涉及较少,但是其他行业也只是涉及有限的一部分内容优势也不明显,中药专业知识二主要是需要记背的内容,只要能多花些时间、精力去记忆,就没有太大难度,顺利过关不是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知识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知识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