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生地炭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生地炭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黄得了碳蛆病,用什么杀菌剂比较好?
"地黄得了碳蛆病,用什么杀菌剂比较好?"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地黄,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药材。在种植的过程之中,也会遇见不少的疾病。其中,碳蛆病便是一种。不过,该类病害并不多见于地黄的生长过程之中。
地黄碳蛆病是由黑盘孢目真菌所引起的,茎、叶、果实、种子和幼苗都可以感染,危害极大。对该类病害,可以采用这些方法治疗:一是,使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喷洒;二是,80%碳蛆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喷施;三是,使用22.7%二氰蒽醌悬浮剂800倍喷施。
另外,刚才也是仔细查看了题主发上来的图片,发现地黄的叶子有黑斑、黑点,也有可能是患上轮纹病,仅是个人看法。
地黄的轮纹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者近圆形,有的受叶脉限制呈现半圆形或者不规则形,大小2~12㎜。初期呈现浅褐色,后期中央略呈褐色或者紫褐色,具同心轮纹。病部出现黑色小点。对此,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地黄收获之后,及时清园,病枝,残枝集中烧毁处理或者深埋于地下。在地黄发病初期开始喷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隔7~10天一次。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对本人观点有疑问的,欢迎评论指出来。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问题:地黄炭疽病用什么杀菌剂效果好?
答案:地黄炭疽病与普通蔬菜叶类的炭疽病症状基本相同,可用化学杀菌药剂防治。
炭疽病基本症状和病原特征。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中脉,也会危害花梗、种子种荚。病叶初生苍白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为灰褐色至灰白色稍凹陷的圆斑,病斑直径一般为1~2毫米。病斑多时连片,引起叶片早枯。后期病斑半透明状,易穿孔。叶片上病斑多发生于叶背,褐色,条状,凹陷。叶柄、花梗和花荚上病斑长椭形,淡褐色,凹陷。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往往产生粉红色黏质物。
炭疽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希金斯刺盘孢菌,侵染所致。病菌的分生孢子盘较小,散生,埋生于寄主表皮下,黑褐色。刚毛散生于分生孢子盘中,暗褐色。分生孢子梗倒钻形,较短。分生孢子圆柱形,无色,单胞,两端钝圆。
炭疽病化学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溶液,或多氧霉素1000倍溶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溶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溶液叶片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总之,地黄炭疽病和蔬菜类炭疽病同源,可以用相类似的化学杀菌药剂防治。
【以上是本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地黄得了"碳蛆病",是炭疽病而非"碳蛆病"。在药材的病理上没有此"碳蛆病"一说。
地黄又叫壶酒花,玄参科地黄属植物。是生精补血的天赐精贵药材。有生熟干实之分。王硕《易简方》中说,男子多阴虚适宜熟地黄,妇女多热血适宜生地黄。
地黄在田间生长过程中,由于外界客观因素容易患感地黄斑枯病,轮纹病,炭疽病,枯萎病等病害。当田间出现炭疽病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对症开展化学防控,以避免炭疽病的危害进一步扩展。
常用常见的地黄炭疽病的药剂或者配方有:
40%咪鲜胺锰盐与25%嘧菌酯两元复配,1200至I50O倍液喷雾使用。
以上药剂配方是由咪唑类和线粒体呼吸剂两钟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菌剂复配使用,以干扰细胞呼吸和抑制线粒体真菌酶致炭疽病病原菌死亡,所以在地黄上使用,对炭疽病具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40%苯醚甲环唑与25%嘧菌酯两元复配I500至2000倍液喷雾使用。
此药剂配方之中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都是广谱高效杀菌剂,对炭疽病预防及治疗都不错。但两个杀菌剂对炭疽病的作用方式不一样,药剂复配之后,提高了杀菌治病效果,延缓了地黄对药剂的抗性。
50%戊唑醇与25%肟菌酯两元复配2000至2500倍液喷雾使用。
此配方也是由三唑类药剂与线粒体抑制剂两元复配。杀菌谱广药剂渗透性强,能被地黄快速吸收。药剂能在地黄植株体内向上传导至各个生长点,使预防与治疗地黄炭疽病的活性提高且药效持久,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生地炭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地炭的功效与作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