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三焦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医三焦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焦”在中医里面究竟是什么含义?
首先熟悉一下中医思维,司外揣内,整体思维,援物比类,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其次练习八段锦,两手脱天理三焦。再就是熟悉三焦的主要功能,通行元气,运行水液。最后理解三焦的功能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用药的话上焦要轻,中焦要平,下焦要重,对照西医的解剖学,胸腔,腹腔,盆腔,慢慢的你会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好多时候放下争议,我们拿来受用就好,中医需要悟性,先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慢慢你就开悟明白了
三焦,就相当于天地自然万物,上焦象天,天的作用是施,施就是给予的意思,天给予地的是寒热暑湿燥火的气候。下焦象地,地的作用是载,载就是承载万物能生能长的地方。中焦象自然,自然的作用就是使生命能运行生长。
三焦是人体内六腑之一的一个腑器,它是一个腔体容器,其作用是𠄘纳储存各个大肠袋揚出的卫气。并且通过冲脉将卫气输送到五脏六腑、奇经八脉、阴阳络脉再充身达体表,过腠理,穿玄府,天之气返气交之中。三焦是“原气之别使”,原气是人体后天之本的气,非人体先天的元气。人体的后天之本是营血和卫气。二者名异同源,都产生于大肠袋。
这个承纳储存卫气的腔子,为什么定名为三焦。从古至今医界争论不休,分解不明。对三焦命名的称谓,首先要明确汉字的用法,同音字可用最易刻的替代。如焦、樵、燋、憔等都可用焦表示。三焦实为“三燋”,“燋”为引火之物,可理解为引热气之物。卫气是热气,产自几十个结肠袋,三燋中的三,不是一个量词,而是一个代词,三为众多。能承纳众多条热气的腔子叫“三燋”。
三焦在人身内有固定的组织结构,它应能全部囊括大肠,收集卫气。并且不与其它腔体共用,但它可以容纳其它腔体。与此对应的是腹腔,绝不是胸腔。腹腔称为大腑,它内含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五腑。
三焦分上中下三区域是区分腹腔内大肠、小肠、膀胱三腑的功能性。上焦如雾露,大肠在上部揚出卫气,《灵枢.痈疽》云:“腸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如沤,小肠在中部腐化五谷食材;下焦如渎,膀胱排尿。
三燋的结构体是腹腔,三燋不分上中下三焦,三燋的作用是承纳储存转输卫气(原气),三燋的功能性是“三焦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经络之原气,三焦通,全身上下左右皆通”。
三焦就是人身体中除了血管之外的四通八达的水道,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为水火之通道,就是热水通行的道路。和血管对比一个行气,一个行血,举个例子,血管中的血液中的水如何气化,主要就是通过血管壁中的水道向外渗透。人体如何吸收水和营养,主要通过胃肠道中密密麻麻的水道吸收,这就是灵枢经说的三焦亦并于胃中,胃就是胃肠道的意思。三焦为六腑之一,不能去瞎指代,比如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你可以说是这些脏腑周围沟通的水道却不能指代脏腑本身。学中医不能自相矛盾!三焦辨证你可以理解为疾病传变的三个阶段,如果按照三焦水道就认为全是气上的病就错了,这就是后世喜欢标新立异搞出来的,和卫气营血一个毛病,因为在黄帝内经营卫和气血概念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事,营卫就是气血在人身上表现的功能。学中医一定要有中医思维,一个层次说一个层次的事,三焦经和六腑的三焦就不是一个层次,就因为他们之间有联系,所以用同样的三焦这个名词去命名。就像六经的太阳与四象的太阳再与经络的太阳经,虽然都叫太阳,但是层次不同。虽然同一个楼房都是南边的房子,一个是五楼一个是六楼,能一样吗?学中医看到一些名词一定要先给他定位一个层次,概念都要精确而不能模糊化。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医三焦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三焦是什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