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胆有什么功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地胆有什么功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花地胆头学名是什么,有什么功效?
你认识地胆头吗?你知道地胆头有什么秘密吗?
隔壁的一个中年妇女匆匆忙忙地跑到我的家里,我一看,她的鼻子里在流着血,就连忙喊着我的老爸意思是想叫他想想办法。这时候,刚巧我的老妈从自家的荔枝林里回来,她看见了林子里遍地是地胆头,就挖了许许多多回家。
她一到家就看见了这个经常在一起唠嗑的黄大姐在流着鼻血,就连忙把手中的地胆头洗干净后和一块猪肝放在药罐里煎了起来。她一边在煎药一边和那位中年妇女在聊着天说;这种地胆头看起来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小草,但是因为它的性味"苦,微寒,无毒。入肺、脾、肝三经。所以用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之功效,可以治疗感冒、菌痢、胃肠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结膜炎、疖肿等症, 一般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鼻出血虽然不是大毛病,但是出现了鼻出血就会使人感到有一种惊慌失措的感觉。请你相信,只要你连服三至四次就可以使你这个经常鼻出血的人,再也不要担心这讨厌的鼻出血了。
地胆头(Elephantopus scaber L.),也称地胆草,别名又叫;苦地胆、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地胆头、磨地胆。是多年生直立草本,茎二歧分枝,枝少而硬,粗糙。根状茎平卧或斜升,具多数纤维状根;茎直立,高20-60厘米,基部径2-4毫米,常多少二歧分枝,稍粗糙,密被白色贴生长硬毛;基部叶花期生存,莲座状,匙形或倒披针状匙形,长5-18厘米,宽2-4厘米,顶端圆钝,或具短尖,基部渐狭成宽短柄,边缘具圆齿状锯齿;茎叶少数而小,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向上渐小,全部叶上面被疏长糙毛,下面密被长硬毛和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或枝端束生的团球状的复头状花序,基部被3个叶状苞片所包围;苞片绿色,草质,宽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1.5厘米,宽0.8-1厘米,顶端渐尖,具明显凸起的脉,被长糙毛和腺点;总苞狭,长8-10毫米,宽约2毫米;总苞片绿色或上端紫红色,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而具刺尖,具1或3脉,被短糙毛和腺点,外层长4-5毫米,内层长约10毫米;花4个,淡紫色或粉红色,花冠长7-9毫米,管部长4-5毫米;瘦果长圆状线形,长约4毫米,顶端截形,基部缩小,具棱,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具5稀6条硬刚毛,长4-5毫米,基部宽扁。花期7-11月。
根生叶多皱缩,黄绿色,生于山谷、村边及路旁。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特别在广东、广西和福建多见。
杜盏头分为红花和白花两种,从外观上很容易区分,一个高,一个很矮,药效上民间说法红花比较好。
【地胆头】(地胆草)别名:草鞋根、土公英、苦地胆。[识别特证](1)多年生草本,高一般30~40厘米,茎粗壮,全株有毛。(2)叶大部分根生,常伏地生长,矩圆状披针形,长6~14厘米,两面有精糙毛,边缘有浅齿。(3)花淡紫色,头状花序,集于枝顶。(4)果纺锤形,有硬刺毛。[生长环境]喜生于田埂、山坡、路边或村旁旷野草地上。我国南部各省均有分布。[采集加工]药用全草,春夏秋三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备用。[性味功能]苦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治用法](1)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咽喉炎,结膜炎;(2)毒蛇咬伤,疖肿,湿疹,下肢溃疡;(3)肾炎,脚气水肿,肝炎。每用15~31克,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蛇伤、疖肿。鲜品煎水洗下肢溃疡、湿疹。。备注:另一品:白花地胆头,全株多茸毛,茎高60厘米左右,茎上分枝较多,叶椭圆形,花梗粗状,开白花功效不如本品。
73岁老人地胆头和什么煲汤可以消肿解毒?
是可以和猪肺,猪肉,鸡肉等一些食物来进行煲汤的。地胆头本身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的作用,也是可以用于缓解胃肠炎,扁桃体炎,结膜炎等一些病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平时也可以适量的做一些运动,如打太极,慢跑等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地胆有什么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胆有什么功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