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什么是湿热瘀滞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什么是湿热瘀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是什么意思呢?
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是指人的气机瘀滞,气机不畅,多见生闷气,情志不畅引起。平时可适当服用有调理功效的药物。如要长期调理,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服用药物方式不正确,给身体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另外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下焦湿热有什么症状?
下焦包括肝、肾、大肠、膀胱等脏腑,下焦湿热属于临床中的常见疾病, 多是由于湿热邪毒入侵,气血瘀滞所致。
常见的下焦湿热症状有:
1、大肠湿热,这种情况类似于西医中的急性胃肠炎,主要症状是肚子疼和拉肚子。
2、膀胱湿热,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等。
下焦属于三焦的一部分。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三焦主要是以人体部位井结合脏腑的功能来划分的。一般认为,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肝、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男子精室等脏腑。下焦的生理特性可以用“下焦如渎”来形容,是指肾、膀胱、小肠、大肠排泄食物残渣和废液的作用。下焦将饮食物的糟粕传至大肠,形成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并将代谢后的水液通过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而排出体外。由于下焦疏通二便,排泄废物,故生理特性又称为“下焦主出”。下焦病变主要表现在下焦生理功能异常而致,湿热下注留连于下焦。
下焦湿热实际上包括膀胱湿热、大肠湿热、小肠湿热、精室湿热、胞宫湿热和肝经湿热。但以大肠湿热、膀胱湿热、胞宫湿热为多见。三证主要的临床症状如下:
1、大肠湿热,主要的症状:腹痛,腹泻,大便溏黏,有热臭气味,或便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渴,或伴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类似西医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证。
2,膀胱湿热,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短赤涩痛,小腹胀满,或兼有发热腰痛,或有尿血,或尿中有砂石,或尿浊如膏,苔黄腻,脉滑数。这种情况类似于西医的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
3,胞宫湿热,主要有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等。白带呈黄色,质稠,量多,味臭秽,有些像豆腐渣一样,有些像泡沫一样。还伴有外阴瘙痒难忍,外阴潮湿,少腹部隐痛,口干口苦,或伴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种情况类似于西医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
临床上尚可见肝经湿热:阴囊潮湿,臭秽,遗精,舌苔黄腻,脉濡数等证,可以选择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什么是湿热瘀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什么是湿热瘀滞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