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筋骨草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筋骨草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筋骨草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筋骨草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筋骨草的主要功效是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可以用来治疗肝火旺盛、瘿瘤、瘰疬、乳痈、乳癖等病。
筋骨草是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的干燥果穗,其性味辛、苦、寒,归肝、胆经。由于该药可以清热泻火、明目,又入肝经,所以可以与桑叶、菊花、决明子等清肝火药物配伍使用,治疗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小便发黄、大便干燥等症。
筋骨草还可以消肿散结,所以可以与海藻、昆布、玄参等消痰散结药物配伍治疗瘿瘤、瘰疬等病。另外,筋骨草还可以用来治疗乳痈、乳癖等乳房疾病。
脾胃虚弱者不适宜使用该药治疗,建议用药之前咨询医生意见,不可自行服药。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农村叫筋骨草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有什么功效?
筋骨草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非常常见
筋骨草属唇形科的植物,其茎呈四棱形,一般可涨到30厘米左右。基部轻度木质化,基本无毛,呈紫红色。叶柄绿黄色,一般可长至1CM。其叶片纸质,单叶对生,一般长4-11CM。花呈淡紫色或白色,坚果呈现灰黄色,有网状皱纹。
筋骨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
通常可用筋骨草15~30克,水煎服后对桃体炎,咽炎,喉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农村叫筋骨草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有什么功效?
一,什么是筋骨草
筋骨草在民间常用来跌打损伤,所以人们叫它“筋骨草”。
筋骨草是分布在我国陕西、甘肃、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四川、浙江等省区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常生长在河沟旁、阴湿的草地上、湿润的林下、杂草丛中。它是菊科筋骨草属植物。
它的外形特点:茎干高二十到四十公分,四棱形,紫红色或绿紫色,幼嫩时有毛,老时光滑。根膨大,直下生长。单叶对生,叶柄基部抱茎,叶片卵状椭圆形或窄椭圆形,长六公分左右,基部下延生长,叶边有不整齐重牙齿,两面有粗糙毛,叶脉明显。
穗状聚伞花序顶生,花二唇形,紫色有蓝色条纹,上唇短直立,下唇大三裂,中间裂片倒心形;
雄蕊为2+2的二强雄蕊。花期长,四到八月开花。果实长圆形或三棱状。七到九月结果。
二,筋骨草的功效
第一,筋骨草植株矮小,花穗蓝紫色明显,花序顶生,喜欢湿润环境条件,适应性稍强,种植简单,可作为地被植物栽培应用。
第二,它的全草入药,据测定主要含有黄酮类、萜类、脱皮甾酮类、苷类、皂甙类等生物活性物质,有治疗肺热、跌打损伤、扁桃腺炎、咽喉炎的作用,详细可查阅专门的医学书籍。
筋骨草(学名:Ajuga ciliata Bunge.)唇形科筋骨草属的多年生草本,茎高25-40厘米,四棱形,基部略木质化,紫红色或绿紫色,通常无毛,幼嫩部分被灰白色长柔毛。叶柄长1厘米以上或几无,绿黄色,有时呈紫红色,基部抱茎,被灰白色疏柔毛或仅边缘具缘毛;叶片纸质,卵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长4-7.5厘米,宽3.2-4厘米,基部楔形,下延,先端钝或急尖,边缘具不整齐的双重牙齿,具缘毛,上面被疏糙伏毛,下面被糙伏毛或疏柔毛,侧脉约4对,与中脉在上面下陷,下面隆起。
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及浙江;生长于海拔340-1800米山谷溪旁,荫湿的草地上,林下湿润处及路旁草丛中。
功效
(1)对咽喉红肿疼痛,甚至有发热者,单用本品一两,煎服,即有良好的功效;用治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可与化痰止咳药如前胡、佛耳草、枇杷叶等配伍应用。用治热疖痈肿等症,除煎汤内服外,亦可用鲜草捣烂外敷。对于外伤出血,可用干草研粉,撒布包扎;用治血瘀肿痛,以鲜草适量,捣烂外敷。
(2)筋骨草别名叫白毛夏枯草。简称白夏枯草,这是由于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上有这样一段话:「叶梗同夏枯草,惟叶上有白毛。」因此而得名。筋骨草味甚苦,而清热解毒的作用很强,急性支气管炎,都有良好的疗效。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筋骨草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筋骨草的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