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参的功效和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人参的功效和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参功效与作用禁忌?
人参功效与作用禁忌
人参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主治气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阳痿宫冷、气虚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心气不足、惊悸失眠等。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传统以吉林抚松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本品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主治气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阳痿宫冷、气虚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心气不足、惊悸失眠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文火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消化科 主任医师 刘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人参究竟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在我国,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因其形状特殊,特别是野生的老山参,像人的形状,即所谓有头(根状茎,俗称芦头)、有体(主根)、有肩(根的上部)、有腿(例根)、有须(须根),由此给人类带来种种神秘感,大家都叫它“人参精”。
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
很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本草纲目》中也对人参也是备为推崇,认为它能"治男妇一切虚症"。中医临床上,人参常用于元气虚脱证,因为其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可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的重危症候。此外,肺脾心肾气虚所致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等肺气虚衰症状,也常用到人参。如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的“补肺汤”,将人参与五味子、杏仁、苏子等合用,治疗肺气咳喘、痰多症。
据现代药理研究,人参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并且可明显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人参(黄参、地精、神草):中药材名,久负盛名,素有‘’百草之王‘’的称号,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其功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等功效。中医大多认为主治元气虚脱,肺脾心肾气虚,热病气虚津伤口渴,消渴,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邪实正虚等证。可谓功勋卓越。
虽然如此,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万物亦是如此。因不当食用人参造成的负作用,也是不少。
过量或不当食用人参会出现神经兴奋、失眠、易于激动、血压升高;有些人则表现为性情抑郁、食欲减退、低血压和过敏症状。
《本草集要》指出:“盖人参入乎太阴,能补火,故肺受火邪者忌之。若误服参芪甘温之剂则病日增,服之过多则死不可治”。清代医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亦谓:“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
这些典籍及案例都清晰地告诉人们,不根据自身的情况,不知道人参的性能,不按病情辨证施药,都是违背科学的,甚至遗患无穷。在此,也温馨提示那些热衷于人参、鹿茸、熊胆、羊鞭等等补药的人们,它不是万能药,正常人食之其实反而过大于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身体健康,更多资讯和知识请关注今日头条壹号中医!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人参的功效和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参的功效和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