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的痰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医的痰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理解中医讲的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从以下两点可以理解中医说的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1、有形之痰:就是有形状、有颜色、看得见的痰,比如咳嗽时吐出来的黄痰、白痰、泡沫痰等,这些痰来自于肺及呼吸道。当然也有呕吐出来的痰涎,甚至包持久泻久痢后排出的粘液物质,这些是来自上下消化道。所以,如果痰停留在人体与外界相通之处,能排出来的就是有形之痰;
2、无形之痰:痰是津液代谢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中医有百病皆因痰作怪的说法,津液在体内是无处不到的,痰也是一样,如果痰停留在与外界不通之处而排不出来,中医只能通过望闻问切、比类取向、揣外知内等方法才能诊断为痰证,如痰阻经络的瘰疠结核、痰迷心窍的神昏癫痫、痰凝湿阻的肥胖、痰瘀互阻的胸痹等,都是无形之痰。
痰既是津液代谢异常导致的病理产物,又是进一步导致疾病的原因。在中医里面,痰又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那么这两个东西到底有没有一致性?在本质上有什么一致性?如果说没有一致性为什么化痰都能好?
中医讲的痰包括咯出来的有形可见的痰液,也包括瘰疬痰核等停留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没有被排出的痰,这个痰中医称之为无形之痰,实际上这上瘰疬痰核还是可以看得见的但是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痰液,所以中医把这个叫做无形之痰。痰主要是由津液稠厚的这一部分凝聚而成,而且中医还认为痰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病证。痰要停留在肺,可以表现为咳、喘、咯痰。如果痰阻心脉,可以出现胸闷、心慌。如果痰迷心窍,还可以表现为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可以出现癫狂。如果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就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胃脘痞满。如果是痰积肠道可以表现为泄泻、下痢捏手捏脚胨。如果痰滞经络筋骨,可以出现瘰疬痰核,可以出现肢体麻木,或者出现半身不遂,或者出现阴疽流注。如果痰浊上犯于头,就出现眩晕昏瞀。痰气凝滞在咽喉,则咽中有梗阻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在临床上如此多端的临床表现,用化痰药都能够治愈,这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在本质上一样的,都是津液凝聚而成的,只是因为津液凝聚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如果津液凝聚在开放的部位,那可以见到咯痰、呕吐痰涎、甚至下痢白胨。如果凝聚在非开放的部位,就会闭阻经络,或者看到痰核,或者引起脏腑功能的紊乱。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的本质都是中医讲的炼液成痰,这是他的一致性,所以说用化痰的药都能够解决。而具体到从中医结合的角度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你仔细想一下,现在医学用的化学药物,实际上是能够使痰液里面的蛋白成分水解、裂解,然后容易咯出来,显然这个痰液里面含有蛋白类的成分,它的浓度是很高的。见到的痰核可以是炎症性的,也可以是由蛋白代谢异常以后在某些部位停聚太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果用中医的术语来讲,那就是能把津液稠厚的这一部分炼聚的痰化掉。由于痰停留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才各种各样,并不是因为无形之痰和有形之痰本质上有什么区别,本质上都是一致的,所以治疗上才能用同样的办法取得同样的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医的痰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的痰是什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