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激素类药品的副作用有哪些?
激素分为很多种,应用广泛的是糖皮质激素,我想题主问的激素指的应该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能引起很多不良反应。
1 长期大量使用,会出现与糖皮质激素引起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痤疮,皮肤变薄,多毛,水钠潴留,水肿,高血压,高血脂,低血钾,糖尿病等。
一般情况下,停药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2 诱发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抑制机体免疫功能,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诱发感染或体内潜在的病灶扩散,加重病情。
3 诱发加重溃疡。糖皮质激素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并且抑制胃黏液的分泌,降低胃肠黏膜膜抵抗力,所以能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
4 心血管系统,由于水钠潴留和血脂增高,引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5 停药反应,突然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快,体内糖皮质激素突然降低,在应激状态下,如创伤,感染,表现为呕吐,乏力,低血压甚至是休克,需要及时抢救。(所以糖皮质激素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停药)。
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出现肌痛,关节痛,发热等原来没有的症状,称为停药症状。停药后,已经控制好转的症状又出现或加重,称为反跳现象。
激素有多种,如甲状腺激素(甲减患者需要)、生长激素(矮小症患儿需要)、褪黑激素(失眠患者需要)、雌激素(更年期患者可能需要)等。人体分泌这些激素时有一定规律,若患者分泌不足,按照正常规律补足即可。
但我们平常所说的激素类药物主要是指糖皮质激素。它来自肾上腺,只在应激状态及出现炎症时分泌,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慢性炎症患者,体内糖皮质激素消耗量大、自体分泌量难以应对持续出现的炎症,需要额外补足,以抑制病情、保护组织。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会持续攻击自身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常需要服用糖皮质激素。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牛皮癣、过敏性哮喘、多发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等等。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使体重明显增加。还可能会使脂肪重新分布,出现满月脸、水牛背、腹部肥胖等向心性肥胖。此外,还会导致骨质疏松、容易感染,皮肤纹理变化,停用后还可出现疲劳、虚弱等戒断反应。
炎症是人体清除有害外来物的常见反应方式。但这种反应并不总是恰当好处,一旦过头甚至认错敌人,用炎症打了自己,就会自损严重。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免疫系统,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对各种炎症均有效。
在炎症初期,糖皮质激素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又抑制白血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而减轻炎症症状。
在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而减轻疤痕和粘连等炎症后遗症。
糖皮质激素的这种抗炎作用一般用在过敏、自身免疫疾病等反应过度的情况。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体重增加、外形改变、免疫抑制、肌肉萎缩、骨骼变化、体液潴留及性格变化等副作用。因此,它常用于短期内抑制急性发作的炎症。
激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激素,一般是指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很多而且有得很重。例如,可降低抵抗力,升高血糖,诱发溃疡病,升高血压……尽量减少副作用的方法,1严格控制适应症。如需大剂量用,就要控制疗程。一般在三天以内。2,如需要长期应用,就必须把剂量压到最小。二者必居其一。
医心亦一谈健康,防病保健福绵长——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平时大家常提到的,也是“魔鬼”与“天使”并于一身的——激素!
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下边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 诱发或是加重感染——长期应用可以诱发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发灶扩散,从而加重感染,尤其是在原有疾病已经使抵抗力很低的情况下,会进一步让病情雪上加霜。
- 消化系统的并发症——会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黏液分泌,降低了胃肠面膜抵抗力,从而诱发或是加剧了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出血或穿孔!对于少数患者也有诱发胰腺炎和脂肪肝的可能。
- 心血管的并发症——可以使水、钠潴留和血脂升高,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 造成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缓慢等,孕妇应用,还有引起胎儿畸形的风险。
- 有造成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风险——主要是脂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的结果,如满月脸、水牛背、皮肤变薄、多毛、水肿等症状。
- 因为糖皮质激素有促进糖原异生,造成糖代谢紊乱,所以又造成了糖尿病的风险。
通过以上讲解,我们已经知道了糖皮质激素的这些副作用,然而有时我们又不得不用,那么,我们又通过怎样的方式来降低损害呢?下边接着来一一讲解一下:
- 针对感染的情况,我们可以改变用药剂型,能吸入性用药的,我们就不要静脉用药,这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全身损害。
- 针对消化道症状,我们可以提前预防性治疗,比如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是H2受体拮抗剂等。
- 对于心血管疾病,我们可以对症的治疗,合理应用;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大量冲击疗法时可以适当延长输注时间!
- 针对骨质疏松等情况,我们可以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并积极干预和预防,以防加重造成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 我们可以检测皮质醇水平,来合理应用时辰给药法给药。
好身体成就好生活,更多健康推送,请持续关注“医心亦一谈健康”!
谢邀。
激素类药物可以分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激素、去甲肾上腺激素、孕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此类药物常见使用方式:静脉使用、口服、外用及其它。常见剂型:注射粉针、水针、片剂、霜剂、膏剂、气雾剂、以及胶囊等。接下来我们也要对应的介绍一下激素的副作用。它的副作用有脸增大,背部增宽、容易感冒和疲劳,抵抗力下降,血脂会增高,容易引起骨质松疏松,甚至是骨头坏死。另外,还容易脾气暴躁,脸上长痘痘,影响视力等等。这些副作用一般会随着激素的停止使用而逐渐减轻或消失。同时患者可以通过食用维生素,钙质等能使副作用得以减轻。应该说,我们身体仅需小剂量的激素就完全可以改变新陈代谢。往往激素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都是源于对激素的滥用所造成的某些不良后果。按需使用,合理使用才是减少副作用的有效途径。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通常具有剂量相关性,许多不良反应会随着治疗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即便是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也是如此。副作用为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下面对糖皮质激素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简要总结:
1.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和类库欣表现、皮肤变薄和紫癜、睡眠紊乱以及心境改变。使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能出现认知改变、心境障碍,少数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精神系统症状。
2.白内障常见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时(一般超过1年),具有剂量和持续时间依赖性。眼压增高具有剂量依赖性,但也受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
3.对于部分人群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证据。
4.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还能导致血压升高,而且可导致外周水肿和液体潴留。
5.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中,消化性溃疡病和胃炎风险增加主要见于同时还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者。这些患者应接受适当的预防性治疗(如口服质子泵抑制剂)。
6.可能会发生骨骼和肌肉相关不良反应,包括骨质疏松、骨质坏死、骨折风险增加、肌病,以及对儿童骨骼发育和生长的影响。
7.免疫抑制及其导致的感染风险增加。接受中到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一般不应该接受活病毒疫苗接种,防止进一步感染。
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治疗已存在的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的共存疾病。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