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茵陈的作用与功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茵陈的作用与功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茵陈是什么草药呢?
1,茵陈,咱们这儿称茵陈蒿,白毛蒿,油蒿子。药用幼苗,谷雨前采摘收获,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拿来当柴烧”。
是多年生草本,宿根及木质茎经冬不死,届春旧苗虽枯,能借陈茎再生新苗而获其名,被《神农本草经》推崇上品。
2,茵陈苦泄下降,微寒清热,善于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可从小便而出,为治疗黄疸之重要良药。治疗身,目发黄,小便短赤之阳黄证:
配栀子,大黄共用,如《茵陈汤》。
3,治疗黄疸湿重于热者:
配:茯苓,猪茯等药为伍共用,如《茵陈五苓散》。
4,注意:非湿热所致发黄者忌用。
茵陈是一种形状像我们平时吃的茼蒿菜差不多,有的地方叫白蒿,蒿蒿子,茵陈蒿,野蒿子,等等。在谷雨以前采摘,谷雨以后就没有药用价值了。
茵陈的功效是,清热利湿,退黄,主要用来治疗黄疸肝炎,皮肤瘙痒,利胆。
到过了谷雨以后,茵陈蒿整株草就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以前的时候老人都收割了制成艾蒿绳,夏天的晚上用来防蚊虫。
春天到了和村里的大婶去挖白蒿,却不知白蒿怎么吃,有什么保健作用?
春天来到,天气见暖,地里的野菜也相继陆续钻出了地皮。人们开始寻找去挖野菜来做美味,享受美食了。
白蒿三月份就有长出了。因为在我家的那地块里不太多见,所以我家基本也不釆它。我家地里的青蒿倒是挺多的呢。
民间有这么一句谚语就是“三月的茵陈四月的蒿,五月六月砍来当柴烧”,可见三月份的白蒿药用功效最高。
白蒿的药名叫茵陈。它苦寒辛,走脾胃肝胆经,是治黄疸的专药,它可祛除脏腑内的湿热毒邪。且常与白鲜皮一起配伍,煎服治疗退黄驱湿热毒。
进了二月白蒿就要出土了,有句话叫二月的茵陈三月的蒿,也就是说幼苗的时候白绒绒一团,叫茵陈,采回家里晒干可入药,到了三月以后白蒿拔节长高,就不能入药了只能是蒿子了,说到吃,我们这里的人从来不吃,去年在网上看见有人说怎么好吃,就试了一把,不吃不知道,吃一次一辈子都不想吃了,它的味道,它的口感实在不敢恭维,劝大家也不要去吃,它只是一味药材,不能当野菜。
白蒿,中药名茵陈。因各地气候不同,长出时间也不一样。我们这边一般老历二月半间就会长出土。有句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草,五月白蒿把柴烧。也就是说,老历三月份铲的白蒿就是中药。到四月里它只能是草,无药用处了。到了五月它只能当柴烧了。
中药有句话:茵陈专门治黄疸,其实它还有清热利湿,保肝护肝,抗炎等功效。食用我们一般是用开水烫后,放上油,盐,调料等就可以吃了。或者把晒干的茵陈留着以后慢慢炖水喝,可起到清热,消炎作用。
一、白蒿的功效与作用
1、保肝
白蒿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肝效果,经常吃类似食品,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对甲、乙型肝炎以及黄疸型肝炎等症状都有显著的疗效。
2、降血压
经常服用白蒿类食品,可以使胆汁中的胆酸素和胆红素加速排出,并且还可以起到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对降血压、降血脂以及预制皮肤真菌都有很好的疗效。
3、滋阴补肾
众所周知,白蒿具有保肝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血脂和血压。除此之外,服用白蒿还可以滋阴补肾、清热解毒,对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症状也非常有疗效。
4、服用禁忌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虽然白蒿的功效很多,但是我建议如果身体没有什么不适的话,不要长期喝,因为长期饮用的话会对服用者的身体有影响。另外,如果不适因为湿热引起的发黄,不能服用白蒿。
二、白蒿怎么吃更有用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茵陈的作用与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茵陈的作用与功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