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厚朴的作用与功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厚朴的作用与功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厚朴用量多少克?
厚朴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作用,用于湿阻中焦、食积气滞、痰饮喘咳等症状,一般用量3-10克左右,可单用,通常与苍术合用提高化湿效果,与半夏陈皮配伍用来治疗咳喘病,另外厚朴还有降压作用,但是降压时会引起心率的增快,需要注意。
厚朴半夏汤用厚朴而不用陈皮,组方者是怎么考虑的?
半夏厚朴汤:半夏 厚朴 茯苓 生姜 苏叶。该方证多因痰气郁结于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于宣降,还可致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胁满闷、或咳嗽喘急、或恶心呕吐等。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之法。
方中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平喘上。当然如果患者没有咳嗽喘急等症状,可以灵活运用,用陈皮也是可以的。不过现在的陈皮效果不如厚朴,主要是年限时间不够,原因你懂的。
方中:半夏辛温归肺胃、化痰散结,厚朴辛苦温、下气除痞满、助半夏散结降逆。
陈皮功效只是理气化痰湿健脾,少有降逆开胸结功效。
陈皮功能性较厚朴缓和,降逆功能性比厚朴差。
半夏厚朴汤立方之意,悬以大主降逆散结开胸为用。
临床上用药法,当然立方以症、病理、病势、病位为针对性。
如若病变变化为应需理气燥湿健脾为治,则需以厚朴改换为陈皮也。
半夏厚朴汤,处方立意者,是以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半夏功效之用,非以陈皮之燥湿理气为用。
痰湿结之累积演变发展进入深入成痞满之症非用厚朴不可,如果症状症候更重者,可加青皮为用,加强化积下气宽胸散邪气也。
中医治疗辨证用药用法之要,需精准。
“辨证”“论治、用药"一系统体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最大特色。
本方为治梅核气而设。忧愁思虑,情志不畅,气机郁结,痰涎凝聚,相博于咽喉,故咽中自觉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金匮要略》比之为“咽中如有炙脔。”至于胸满喘急或咳嗽痰多,苔白润或滑腻,脉滑或弦,均为气郁痰湿之征。治宜行气开郁,降逆化痰。方中半夏辛温化痰开结,和胃降逆;厚朴辛苦温,下气泄满,两味同为主药。苏叶入肺,质轻辛温,芳香疏散,以消喉中痰结,并助厚朴以行气;茯苓助半夏,渗湿健脾以消湿痰之根源;生姜降逆止呕,并助半夏以祛痰。诸药合用,辛散气滞,宣通郁结,苦能燥湿降逆,温能通气化痰,共成辛“苦降,化痰降逆之功,而诸症自解。
半夏厚朴汤主治梅核气
梅核气,在西医上叫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球症。
梅核气的患者临床会出现咽部持续的异物阻塞感,不痛不痒,不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和呼吸。
但是患者会感觉有异物吞不下,吐之不岀,同时会有两胁、前胸胀闷不舒,腹部胀满等症状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半夏厚朴汤的组方功效与主治
半夏厚朴汤是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
功效为行气开郁、降逆化痰。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厚朴的作用与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厚朴的作用与功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