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什么是骨碎补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什么是骨碎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骨碎补怎么用?
骨碎补以补肾、接骨、活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打扑伤损、腰腿疼痛,可用于肾虚耳鸣、耳聋、牙疼、久泻久痢、牙齿松动。本品外用,尚可治疗鸡眼和斑秃。内服:9~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外用: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实火诸证,忌用。
中药碎骨补和骨碎补是同一种药吗,什么作用?
中药碎骨补和骨碎补是同一种药的,具有补肾活血止血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肾虚久泻,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还可以治疗牙痛,耳鸣,腰腿疼痛等,建议需要服药的患者,首先要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根据自己的病情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服药,不可擅自服药。
中药骨碎补为何又叫“猴姜”?有哪些渊源?
骨碎补原名就叫"猴姜"
今天《中药辞典》中记载的中药"骨碎补",古来就叫"猴姜"。哪猴姜后来又怎么叫骨碎补呢?这里就有故事了。故事有两个版本。
故事一:
据说,唐明皇打猎从马上摔下来,造成骨折。御医们精心治疗,又是煎药给皇上内服,又是用药外敷,但就是不见效果。无奈何只得昭告天下,谁能治好皇上的骨折,重重有偿!
这时,有一民间郎中献上了一种草药,一面给皇帝煎服,一面将草药打碎,给皇帝外敷。沒两天,皇帝腿不痛了,还能行走如常。皇帝大喜,问郎中:此为何药?郎中答道:此药名为猴姜。皇帝说:此药如此神效,叫猴姜不雅。猴姜能将跌断的骨头治好,那就叫"骨碎补"吧!自此,猴姜就叫骨碎补,猴姜则成了骨碎补的异名。
故事二:
故事二与故事一大同小异,这回摔下马来,跌断骨头的不是皇帝,而是皇帝的爱妃!也是乡下郎中用猴姜治好了皇帝爱妃的腿伤,皇帝一高兴,就将猴姜赐名为"骨碎补",还偿了郎中很多的金银财宝。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两个实事,一是中药骨碎补原名就叫猴姜。二是骨碎补确有愈骨疗伤的功效。由于骨碎补有抗炎和促进骨伤愈合的功效,自古以来,骨碎补就是一味治疗跌打损伤的常用中药,也是伤科医生必备之药。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什么是骨碎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什么是骨碎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