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作为一种中药材,其用量在不同的文献中有所差异。然而,也有文献提到丁香的用量可以达到2-5克,这可能是针对特定的病症或治疗方法。此外,还有特殊的用法,如丁香附子散的用量为每服1钱(约合3.75克),每日3次,以及治疗胃痛时使用的丁香用量为2钱(约合6.67克),每日3次。丁香为木犀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中药丁香的用法用量为1~3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水熏洗。公丁香内服煎汤用量为2~6g,或入丸、散。丁香功能主治:温中降逆,温肾暖脾,散寒止痛。用于胃寒呕吐,食少吐泻,肾虚腰痛,痛经等症。
治胃寒呕吐
丁香辛温,味辛苦而温,既能散寒止呕,又能和胃止呕,故主治胃寒呕逆。因其辛温芳香,辛能燥湿而燥能化湿,故治湿痰壅滞胃中者,最宜用之。若治湿痰停滞胃中、呕吐痰涎者,则用温胃散寒之品(如良姜、吴茱萸)则能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丁香除治胃寒呕逆外,还能治心腹痛满、呕吐,以及腹痛喜按者。对呕吐属寒痰阻滞胃中者尤宜选用。
治食少吐泻
《本草正义》谓:“丁香辛温,既能温中,又能降逆,其味又芳香,所以除胃脘冷痛,止泻气呕吐,治脾虚泄泻。”用于食少吐泻之症,常与干姜、厚朴、肉豆蔻、草豆蔻等同用。如《本经逢原》丁公香丸:“治呕逆,吐泻不食,兼治中脘冷痛。”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散:“治反胃呕吐,干姜、厚朴、肉桂、丁香。”《伤寒论》丁香汤:“治反胃呕吐,若食后作呕者,用丁香为末,每服三钱。”
治肾虚腰痛
丁香辛散温通,入肾经,又善温肾散寒,故可用治肾虚腰痛,但用之有一定的条件:1、肾阳虚衰之腰痛:常与补骨脂、淫羊藿、杜仲、巴戟天等配伍,如六味地黄丸等方剂。2、肾虚风湿痹痛:多与木瓜、威灵仙等同用。3、肾阳虚衰之肾不纳气之喘咳:常与补骨脂、紫菀等同用。4、肾阳虚衰之遗精滑泄:常与巴戟天、仙灵脾等同用。5、肾虚不固之尿频:常与杜仲、巴戟天等同用,如八正散。6、肾虚不固之白带:常与菟丝子、女贞子等同用。
治痛经
临床上,治痛经常用丁香,主要是因为其能温中降逆。《滇南本草》言其“温中止痛”,《本草从新》言其“散寒止痛”。所以,凡因寒凝、气滞、血淤所致的痛经,无论经前、经后、经间,均可应用。若因寒凝、气滞而致的痛经,如以丁香配干姜、吴茱萸等温中散寒之品,则疗效更佳。如《经验方》中治寒凝血瘀型痛经之“丁香散”(由丁香与吴茱萸配伍组成),即是以干姜为君,配以吴茱萸、肉豆蔻等温中散寒止痛之品而成。
治子宫脱垂
取丁香9克,炒黄柏、山柰各9克,肉桂粉3克,鸡内金6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鸡内金粉、肉桂、山柰粉。分3次温服。同时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即熟地15克、党参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芍10克,陈皮6克)。综合考虑,丁香的用量主要取决于具体的临床应用和治疗目的。需要注意的是,丁香的使用应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