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6542药名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6542药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654-2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功效?
654-2又名山莨菪碱,是以我国特产茄科植物山莨菪为原料提取得到的一种生物碱,这一成果完成于1965年4月,因此,以时间为代号取名为654,其中提取得到的天然品命名为654-1,为右旋体,在654-1的基础上人工合成得到的消旋体命名为654-2,也就是山莨菪碱,这就是654-2名字的由来,654-1与654-2的药理作用相同,只是654-2的药理活性要强于654-1,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就是山莨菪碱(654-2)。
654-2是一种M受体阻断剂,具有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可松弛胃肠道平滑肌,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胃肠道蠕动,抑制唾液腺分泌,扩张瞳孔,但作用不及阿托品,亦可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其主要的临床用途和功效有:
- 胃肠绞痛:654-2可以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并可抑制胃肠道蠕动,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胃肠绞痛和胆绞痛,但是654-2只能缓解症状,对症治疗,无法根治,并会掩盖疾病真正的病因,临床使用需谨慎,同时避免长期使用。
- 急性微循环障碍:654-2可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生物膜,抑制休克因子,可用于治疗休克等急性微循环障碍,可有效防止休克患者血压进行性下降,降低休克死亡风险。
- 有机磷中毒:有机磷中毒是由皮肤直接接触或误吸、误服有机磷类农药所引起中毒反应,可引起体内乙酰胆碱蓄积,早期可出现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等M胆碱样作用,表现为腹痛、多汗、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心跳减慢、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分泌物增加、呼吸困难等,654-2可阻断M受体,对抗乙酰胆碱,缓解上述症状,但与阿托品相比,其疗效并不确切,目前已不推荐用于有机磷中毒的治疗。
- 新用途:654-2作用广泛,近年来,临床上也开发出一些新用途,如缓解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治疗支气管哮喘、糖尿病足、输液外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但是这些新用途并没有经过大规模循证试验证实有效性和安全性,使用需谨慎。
参考文献:
消旋山莨菪碱片说明书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说明书
654一2为消旋山莨菪碱。为茄科山莨菪属植物,是我国特有植物,别名为樟柳、唐川那保、唐古特莨菪等,主要分布于甘、藏、滇、青等地。天然品称654一1为右旋体。人工合成制得的产品称654一2为消旋体。我国科研人员首先从茄科植物山莨菪中提取成功生物碱,而这一成果完成于1965年4月,故取代号为654,一2为人工合成品。 654一2为一种抗M胆碱药,功效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胃肠绞痛,胆道绞痛以及急性微循障碍和有机磷中毒等。广泛应用内科、神经科等使用。这样解释明白了吗?欢迎交流与关注,感谢阅读和热心点赞。
虎杖有什么药效?
生活道公益健康认为,虎杖是一味中药饮片,主要是属于利水渗湿药中,利湿退黄饮片范畴。
利湿退黄中药范围,当然就是具有湿热引起的黄疸,如有的身黄、目黄、小便黄,都会有作用的,但是真到了这个程度应该早就在医院治疗了。
虎杖还有清热解毒作用,有的皮肤长了臃肿疮疡,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用虎杖都有些效果的;
还有一定的散瘀止痛作用,就说有点血瘀的患者,别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血瘀,血瘀引起的疼痛等,用了虎杖有些好处的;
因为虎杖和大黄一样,都是蓼科植物,所以虎杖也像大黄一样,具有泻热通便作用的。和大黄不同的是,虎杖还有化痰止咳作用的。
这个目前还不是药食同源的,因为国家公布的药食同源名单里没有虎杖的,使用时候最好是辩证使用,咨询下中医师辩证使用效果更好的。
用量上一般是9到15克每天量,外用适量就可以的,因为有时候臃肿疮毒时候外用适量就行的。
虎杖其实就是我们农村常见的“酸汤杆”。它应该是很多人儿时的一种记忆,八九十年代的条件没那么好,不像现在的小孩子有数不尽的零食。我们那个时候的零食,无非是田野山间的花草野果,就像白茅根的根部和他鲜嫩的花芽,还有八月瓜、野草莓等等,其中包含了酸汤杆,我相信大部分朋友都吃过。
酸汤杆,有些地方又称为“酸筒杆”和“酸托”、“酸杆子”等等,因地方差异叫的名字也不同,我想跟酸脱不了关系,因为它吃起来特别酸。酸酸涩涩的味道让人难以忘怀,以前常在农村的路边还有山坡上看见它的影子,随着时代的进步也不多见了,但是就在前几天在超市我路上看见了酸杆子售卖,三四块钱一把,想想以前在农村泛滥都没有人要,现在居然走向市场了,或许是大部分人儿时的回忆,看见了都想买点尝尝那股酸溜溜的味道。
酸汤杆可以生吃,吃起来比较脆,酸味比较重,还可以洗净后炒着吃,是我们农村一道独特的美食。不仅如此,还可以入药。
虎杖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酸汤杆外形有许多斑斑点点的花纹,像极了老虎身上的花纹,可能是因为这样在中药上的正名叫虎杖。有些地方也称虎杖为花斑竹,可能是因为一节节的有点像竹子,也有人叫酸汤梗、斑杖根等等,与它的外形和味道有着很大的关系。
虎杖是属于廖科植物,廖科植物常用入药的还有大黄、何首乌等等,都是以根部入药。但是他们的外形都不比虎杖容易区分,也不如虎杖常见。
虎杖归肝胆经,具有利湿退黄的功效。虎杖性寒,可用于“热证”,例如湿热引起的黄疸,在《四川中药志》中也记载了治疗黄疸的应用,可配伍我们常见的茵陈使用。对于由湿热引起的白带日常,可用虎杖煮水外洗,或者配伍薏苡仁使用。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6542药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6542药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