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青蒿素的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青蒿素的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青蒿素的作用?
青蒿素是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青蒿素还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真菌,支持抑制狼疮肾炎的复发,青蒿素能致使乳腺癌细胞,肝癌细胞,宫颈癌细胞等多种癌细胞的凋亡,对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青蒿素是由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的。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到底有什么用?
青蒿素有望治疗糖尿病
美国《细胞》杂志上2016年12月1日在线刊登的一项研究称,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研制出的青蒿素药物不仅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抗疟药物,或许还可以拯救数亿糖尿病患者。
奥地利分子医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利用一种特别设计的、全自动化的分析,检测了大量已批准药物对人工培养的 α 细胞的作用。结果发现,青蒿素能让产生胰高血糖素的 α 细胞转化成产生胰岛素的 β 细胞。
研究人员库比克表示,缺乏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是导致糖尿病的两个主要原因。用能够分泌胰岛素的新细胞取代患者体内被破坏的 β 细胞有望成为治愈Ⅰ型糖尿病的一种简单策略。研究发现,青蒿素结合了一个称为 “Gephyrin”的蛋白,该蛋白能激活细胞信号的主要开关即 GABA 受体。随后,无数的生物化学反应发生变化,导致了胰岛素的产生。
青蒿素的长期作用仍需进一步测试。研究人员认为,人类 α 细胞的再生能力仍然未知,但青蒿素以及它们的作用模型可以为开发Ⅰ型糖尿病的全新疗法提供方向。▲ (徐 澄)
提及青蒿素,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感觉陌生。
事实上,青蒿素在抗疟疾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所谓疟疾,指的是一种寄生虫在感染蚊子之后,再由蚊子传染给人的感染性疾病,该疾病常常在非洲高发,成为威胁当地人们的一个重要疾病。
需要知道的是,疟原虫主要是在人体的肝脏内进行繁殖,进而破坏机体的血红细胞,致使人体感染后就会出现有发热发冷,情况严重的,还出现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值得警惕的是,一旦疟原虫进入机体脑血管,还会导致人昏迷甚至发生死亡的情况。
一般认为,青蒿素是通过影响疟原虫红内期的超微结构,使得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由于对食物泡膜的作用,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当疟原虫损失了大量的胞浆和营养物质,与此同时而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此时就会很快出现死亡的情况。
指导专家:陈宝财,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沧州市人民医院国医馆。
擅长:在肿瘤中医治疗、临床常见内科、妇科等疾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诊疗特色。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中医关于疟疾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而青蒿作为药材的使用也是如此。首次提到青蒿用于疟疾治疗可以追溯到东晋(公元317—420年)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随后青蒿和其他技术在疟疾防治中的应用在中国一系列历史医学著作中常有记载,其中包括颇具影响力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明代,公元1368—1644年)。这些丰富的古代记载对于青蒿素的发现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7年5月23日中国政府设立了名为“523”的国家项目,加强抗疟药物的研究,1969年,屠呦呦教授被选为该项目的研究组组长,该研究组致力于在中药中筛选抗疟新药。
在1971年,青蒿的提取物引起了他们的特别关注,因为它产生了理想但不稳定的抑制率,屠呦呦注意到,青蒿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浸泡青蒿的水,即青蒿的“汁液”,她从文献资料和自己对中医的了解中提出了低温条件提取有效成分的想法。在1971年10月前后进行的实验中,该物质对鼠类疟疾显示出了100%的惊人疗效,这毫无疑问地确认了青蒿提取物的有效性。
青蒿素类抗疟药组成复方或联合用药方法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全球治疗疟疾必须使用的唯一用药方法。利用青蒿素类药复方加服小剂量的伯喹治疗现症病人以阻止疟疾传播的技术,也被WHO确认和推荐。
疟原虫对金鸡纳霜(奎宁,金鸡纳树上提取出来的,最初是印第安人的草药)产生了抗药性,有机农药滴滴涕虽然有效但太污染环境。正当全世界为疟疾泛滥一筹莫展的时候,屠老从青蒿中(中药)提取出了青蒿素,控制住了疟原虫,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不过,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根本性的解决方法。不知道什么时候,疟原虫进化一下下,对青蒿素也产生抗药性,就又得重头再来了。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青蒿素的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青蒿素的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