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豆根胶囊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北豆根胶囊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感冒了,复方北豆根氨酚那敏片与香菊胶囊能一块吃吗?
患者感冒了可以将上述两种药物同时口服,但是具体的用药效果要根据个人情况决定,如果口服上述药物效果欠佳时,需要积极的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在家庭护理当中需要适当的多喝点温热水,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配合中医的理疗方法治疗。
山豆根有毒,怎么用才安全?
山豆根,别名:广豆根、苦豆根、胡豆莲等,为山豆科越南槐的根和根茎;苦,寒,有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可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本草求真》将山豆根列为“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其临床疗效确切。
山豆根总碱的毒性很大,毒性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另外还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严重中毒时,可发生肺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其煎煮时间越长,毒性也就越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建议用量为3~6克,用10 克以上出现毒性反应明显增加。
由于山豆根与北豆根容易混淆,北豆根毒性比山豆根小,如将山豆根做北豆根使用容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另外,民间验方用山豆根单味药煎水治疗咽喉疼痛,一旦超量容易出现毒副作用。
含山豆根的中成药:喉风散、桂林西瓜霜、喉疾灵胶囊、鼻咽灵片、绿袍散、伤科宁喷剂、清咽润喉丸、复方木鸡颗粒、秋燥感冒颗粒等。
山豆根用药注意事项
1、虚火喉痹及脾胃虚寒泄泻者禁服。
2、避免与神曲、大黄配伍。
3、服药后忌酒。
4、不可长期或超量服用。
山豆根有毒乃其大苦大寒之性而言,苦寒易伤人阳气而已。而药物治病正用其偏性纠偏有何不可也。别说山豆根就人参而言用不对症同样大毒致命。中医自古有大毒治病中病即止,又有何不可。在临床有是病用是药药有病受又何伤人也。关键在于该用不该用,用量调整才最为重中之重,过不在人而在用药之人之所为。
山豆根是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茎,又叫广豆根,苦豆根,山大豆根,中医认为,山豆根性味苦寒,归肺,胃经,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能治疗咽喉肿痛,凡是热毒蕴结的咽喉肿痛都可以用,而且对牙龈肿痛,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等均有治疗效果。山豆根这味药最早记载于«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止痛,消疱肿毒",而山豆根的毒性,最早记载于1985版的«中国药典»,«中药学»教材中也有记载,山豆根有毒,过量服用容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副作用,所以用量建议在3-6克之间,不建议大剂量使用,脾胃虚寒的病人不要用山豆根。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明,山豆根主要含生物碱,黄酮,皂苷等有效成分,而毒性主要是由生物碱中的金雀花碱,苦参碱引起的。山豆根可以影响神经系统,造成头痛呕吐,共济失调,语言不清,视物模糊,或有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等表现,还有一些胃肠道的反应,腹痛,恶心呕吐,身体发冷等,虽然山豆根有毒性,但其也可以保肝,抗癌,我们要做到既利用山豆根的价值,又避免了它的毒性。
还是要规范化使用中药,其一,严格控制剂量,一般使用在三到六克之间,不超过六克,那毒性反应就会下降。其二,严格按照辩证论治的原则使用山豆根,寒症患者禁止使用,而且要避免与大黄一起使用,否则会造成毒性反应。使用中药,就要尽量增效减毒,最大限度发挥它的功用,避免毒副作用。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山豆根确实有毒,可在对症的情况下使用合理的量就安全一些。
山豆根有个兄弟叫“北豆根”,这北豆根是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北方用得较为频繁,它毒性比山豆根稍弱,有的人因为没区分山豆根和北豆根而导致严重中毒,入药时可别被“豆根”二字给骗了。有毒不代表不能用,老邪就来详细跟您说说山豆根。
山豆根的来源是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以及根茎,主产于我们广西,还有贵州以及广东等地,在《本草求真》里还把山豆根誉为“解咽喉肿痛之要药”,基于毒性之上,该如何做才能避免中毒呢?
讲究对症,意思是你的病症和山豆根的功用相吻合。
山豆根苦寒,你不可能用它来治一些寒凉之类的病症,这就是在伤害自己了,山豆根对肿痛有效,归结来说就是清热消肿了,围绕热病和痈肿来治病。
山豆根的临床应用包括了咽喉肿痛和牙龈肿痛,我们常说别吃烧烤太多,否则上火而嗓子疼痛,出现肿痛,必然和“热”“火”有关,热毒蕴结时咽喉就不舒服了,胃火炽盛时体现为牙龈肿痛,甚至在肺热咳嗽时,用山豆根都有很好的效果,可见它的这种苦寒之性很强,用药得慎重。
出现与热毒,上火的相关病症时,就可以使用山豆根了,对症用药是基础,这也是安全用药防止中毒的重要内容。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北豆根胶囊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豆根胶囊的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