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抗白介素4单抗的药名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抗白介素4单抗的药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肿瘤的生物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您好,我是李继臣主任,一位中医肿瘤科的老中医,能有幸回答您这个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说一个表面就可以看出的关系,就是三者都是治疗肿瘤的方法,所以很多人都会说你这是废话,我们也知道,那么我们说完废话,就来具体看三者的关系,要想知道三者关系,肯定首先要知道三者具体含义,具体的作用医治原理,下面就一一讲解。
首先,先看生物治疗,从表面来看,就是用生物方法根据生物特征治疗肿瘤,说的没错,其实,谈到生物,就可以大概知道这是一个比较广的概念,毕竟生物就比较大比较广了。而具体来说生物治疗就是根据癌症基因突变特点,根据肿瘤自身增殖性扩散性特点去治疗的,一般包括免疫,基因细胞,疫苗,抗体治疗等多种生物治疗方法,反正,涉及到的面比较宽广。
第二,说免疫治疗,免疫免疫顾名思义,肯定和免疫有关,具体分为细胞免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多种方法。就国内来说在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落后,但是仍需要改进。
第三,靶向治疗也比较好理解,它就像打靶子一样,对着目标具体部位实施药物,去治疗癌症,一般靶向药物有小分子抑制剂,还有大分子的抗体药物,这些药物一般来说是注射到对应部位,迎合靶向的特点,精准,但是也可以口服。
说完具体情况,就看三者联系,其实,也就是生物治疗范围最广,可以说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是包括在生物治疗内的,属于生物治疗的分支吧,但是它们也不是绝对的分支,还是会有交叉区域的,既是并集也是交集的关系,总之,在医学上算是治疗癌症的先进方法了。
虽说有先进方法治疗癌症,我们以往的传承的中医方法也是不能丢的,像是中医三位一体疗法和中医经穴埋植术,既是延续到现在,肯定很好用的,确实,它们针对肿瘤癌症的治疗,丝毫不含糊,而且还可以提高病人抵抗力。
我是李继臣主任,和癌症打了一辈子交道,大家有什么关于癌症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会尽力为大家一一回复。
生物治疗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一切应用生物大分子进行治疗的方法。肿瘤生物治疗是指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生物制品,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不同于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这三大治疗方法。
肿瘤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之间,属于包含关系。生物治疗是个大的框架,其中包含了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传统的抗癌模式已经难有较大的发展,而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生物治疗在抗肿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常见生物治疗方法包括:
1.靶向药物的治疗 靶向治疗是针对分化群分子、膜受体、信号转导分子、蛋白酶分子、基因分子、血管形成等靶位设计的相应的药物。包括单抗类和小分子TKI类。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成功应用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一个重大突破。1997年美罗华成功上市,将CD20阳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到90%。第二年赫赛汀成功上市,在20多年时间里拯救了无数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其后,针对肺癌的小分子TKI类靶向药如雨后春笋,从吉非替尼到奥西替尼,从克唑替尼到劳拉替尼,靶向药在肺癌治疗中大放异彩。而一些单抗类靶向药与化疗联合也大大提高了有效率,比如针对肺癌的贝伐珠单抗,针对肠癌的西妥昔单抗。除了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药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靶点,其他靶向药使用前必须进行精确的基因检测,明确靶向药是否可用。
2.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这几年可谓炙手可热。实际上广义的免疫治疗分为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的作用就是修复免疫系统的漏洞,帮助免疫细胞识别癌细胞及清除癌细胞。被动免疫代表方法CAR-T、TCR-T,主动免疫代表方法CTLA4和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近两年临床上所用的PD1免疫治疗药物仅仅是免疫治疗的一个分支。此外,肿瘤疫苗也属于肿瘤主动免疫疗法中的一类,目前,全球 癌症“治疗性疫苗” 研发遍地开花,但真正用于临床还有很远的路。
3.基因治疗 肿瘤的发生与正常细胞突变有关,这种突变常与正常细胞内,某些监控正常细胞生物反应步骤的基因发生突变和灭活有关,基因治疗通过腺病毒为载体把正常基因转入为人肿瘤细胞内,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以达到控制肿瘤增殖的目的。今又生(P53注射液)在2003获得批准用于头颈癌,作为最早期的基因疗法,临床试验结果颇受争议。迄今为止,癌症基因疗法几乎都在科研阶段。
肿瘤的生物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一种总与分的关系,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这指的是生物治疗与后两者的关系,也就是说,肿瘤生物治疗包括了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是生物治疗的一部分。
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三大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之后的第四类肿瘤治疗手段,是一类包含非常广的治疗手段,包括很多方面,比如:
免疫治疗,这又包括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即治性性肿瘤疫苗,也包括被动免疫治疗,即各种细胞免疫治疗,早前的什么DC细胞,CIK细胞治疗等,以及新一代的细胞免疫治疗CAR-T疗法很有前景,目前主要还是用于血液和淋巴系统肿瘤。另外,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比如白介素,干扰素等,还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现在是最受关注的免疫治疗,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抗PD-1/PD-L1单抗,像什么纳武单抗(O药),帕姆单抗(K药)等。
靶向药物治疗,包括小分子的口服靶向药,以及抗体的大分子靶向药。
基因治疗也属于生物治疗,目前还远不成熟。
尿酸高导致脚痛怎么办?
段医生答疑在线🍀尿酸高导致脚痛怎么办?🍀
如果明确平时高尿酸血症,并在饮酒、高嘌呤、劳累或受寒情况下诱发,出现脚痛,基本可以诊断“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70%痛风疼痛发生于拇指(第一跖趾关节),90%发生于下肢关节。
首先,应该卧床休息,抬高患侧肢体,避免关节负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但不建议热敷、按摩、针灸,避免炎症加重。
其次,尽量避免摄入肉食、海产品等高嘌呤食物,以鸡蛋和牛奶作为蛋白来源。尤其需要戒酒! 再者,多饮水,多排尿,促进尿酸排泄,每日饮水2500-3000ml。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及时给予消炎止痛药!
(1)脚痛刚一有征兆,有苗头时,立马服用秋水仙碱2片,或非甾体消炎药(依托考昔、双氯芬酸钠等)1片,如果疼痛得以控制,意味者一次急性炎症被压制了,后续可以早晚各一次秋水仙碱巩固,至彻底没有症状。未病先防!!!
(2)如果疼痛爆发了,很剧烈,红肿热痛显著,影响活动,就需要规范使用止痛药物,比上面用药要求更严格,总原则:大剂量,短疗程,严重时联合用药:
a:秋水仙碱(0.5mg/片):最佳使用时机:疼痛发生越早越好,24h以内。首次2片,1小时后1片,12小时后再1片,次日按照一天两次或三次,连续使用至疼痛完全消失。疼痛解除2周后降尿酸治疗,此时应用秋水仙碱早晚各一片,预防痛风发作。
b:非甾体消炎药:依托考昔60mg,每天一次,至疼痛解除,严重疼痛时可使用120mg,连用三天后,减为60mg,,至疼痛解除,该药止疼效果显著,就是费用贵一些。可以选择双氯芬酸钠75-150mg,每天一次,根据疼痛程度,调整剂量,如果平素饮酒多,或胃病,记得加一片奥美拉唑或雷贝拉唑保护胃黏膜。
c:糖皮质激素:临床常用的强的松0.5mg/(kg*d),一般10mg(2片) 早晚服用,缓解疼痛效果还是不错的,服用5-10天,可以直接停药。短期内使用激素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它的副作用。
d:特殊抗炎药:针对痛风发作中白介素-1受体的拮抗药:卡纳单抗、利纳西普、阿娜白滞素,对于发展为骨髓炎的剧烈疼痛,常规止痛无效示,它有效果,但国内这种药物没有。
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大于420umol/L(7.0mg/dl)、绝经前女性大于350umol/L(5.8mg/dl)可以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过高可以在关节滑囊内沉积、结晶诱发急性关节炎。通常多在午夜或者清晨时分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关节疼痛,在第一跖趾关节处最为常见,如下图足部红色区域处。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尽量抬高患肢,避免负重,卧床休息。迅速服用秋水仙碱,越早用药效果越好。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效药物,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释放白三烯B4、糖蛋白化学驱化因子、白细胞介素-1等炎症因子,同时抑制炎症细胞的变形和趋化,从而缓解炎症。口服方法是首次口服1mg,然后每1~2小时口服0.5mg(一天内总量不能超过6mg).症状缓解后一次服用0.5mg,一天两到三次。需要提醒朋友们注意的是秋水仙碱是传统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药物毒性较大,需在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指导下使用。各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线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吲哚美辛,每次50mg,一天三到四次。双氯芬酸,每次50mg,一天两到三次。布洛芬,每次0.3~0.6g,每天两次。依托考昔,120mg,每天一次。这些药物禁止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服用,否则会加重不良反应。诱发胃肠道出血、心血管毒性反应。消化道有活动性溃疡的需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如果这些药物都没哟较好的效果时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0.5~1mg/
kg.d
,3~7天减量或停用,但是需要注意停药后出现症状再次反复的“反跳”现象。祝健康。到此,以上就是对于抗白介素4单抗的药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抗白介素4单抗的药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