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抗菌药物通用名称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抗菌药物通用名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抗病毒和抗细菌的药有哪些?
这类的药物很多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病毒唑、干扰素等,抗菌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等。还有许多的中药也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那么有炎症还是需要及时就医的。
四联药物和抗菌益生菌是什么?
初看题目有点懵,细看要表达的应该是肠道微生态制剂里的四联活菌和益生菌。微生态制剂是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无害的益生菌或益生菌的促生长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具有调整、构建肠道菌群间微生态平衡,提高肠道防御病原菌能力,纠正腹泻,亦具有提高机体免疫的能力。
益生菌是指一类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是有益的正常菌群。它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改善肠道菌群间微生态平衡。益生原是指通过选择性刺激宿主肠道内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的活性、生长繁殖,不被宿主消化和吸收,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而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物质(乳果糖、菊糖、低聚半乳糖)。合生元是指由益生菌和益生原组成的复合制剂。
四联活菌是指由四种益生菌组成的活菌制剂,最常见的四联活菌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还有其他的菌种如布拉氏酵母菌、枯草杆菌、嗜热链球菌等组成。它们可在肠道形成生物屏障,抑制肠内有害菌:如沙门菌、志贺菌、致病大肠杆菌及霍乱弧菌等,促进肠蠕动、调整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合成多种维生素,如叶酸、烟酸、维生素B1、B2、B6、B12等,促进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能促进机体对钙、铁、维生素D的吸收,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四联活菌组成了一个在不同条件下都能生长、作用快而持久的联合菌群,在整个肠道粘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阻止致病菌对人体的侵袭,抑制有害菌产生的内毒素和致癌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临床应用
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肠功能紊乱,如急、慢性腹泻、便秘等,消化不良等,亦常用于抗生素治疗后肠道微生态环境的调整,用于免疫能力低下和防御功能差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等含有β-半乳糖苷酶,能够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从而减轻乳糖不耐受患儿腹泻症状。益生菌由于发酵糖产生大量的有机酸,使肠腔内pH值下降,调节肠道正常蠕动,缓解便秘。
用药注意事项
问到这个问题的,一定是受到幽门螺旋杆菌困扰的朋友,现在对于幽门螺旋杆菌对于消化道的危害性已经了解的越来越多了,但是对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却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能够非常确切的杀它的好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人类胃部发现的唯一致病菌,它的特殊结构和特性,导致它能够在人体的胃黏膜表面紧紧吸附,分泌毒素而破坏胃黏膜,导致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甚至是胃癌等疾病的发生。虽然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并不一定就会发生消化道问题,但是对于已有消化道疾病的和有消化道疾病风险的(如有家族性消化道疾病史的,长期服用非甾抗炎药物的)等等,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确实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为什么说没有确切能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好方法。目前全球各国指南公认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最高的方法,就是四联疗法。但对于这种疗法,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也仅有70%左右,而且根除成功后,如果不注意,仍然可能会被感染。虽然如此,这已经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了,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 所谓的“四联疗法”,是指采用两种抗生素,加质子泵抑制剂类的制酸剂,再加铋剂,四种药物联合应用,服药周期一般为7~14天,以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一种治疗方法。
2. 抗生素的组合:对于无青霉素过敏史的朋友,一般推荐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等组合,如果青霉素过敏,则可以考虑选择克拉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等组合,之所以要选择两种抗生素,就是考虑要减少幽门螺旋杆菌对一种抗生素耐药的可能性,具体的用药组合应当根据用药史,病人身体情况等各方面综合考虑。
3. PPI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说起来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是说到各种“拉唑”,大家可能就比较熟悉了,对于拉唑类药物的选择,不建议使用一代的奥美拉唑,拉唑类的制酸作用越强,对于抗生素发挥效果就越好,建议选择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4. 铋剂:铋剂能够保护胃黏膜,同时还能够对幽门螺旋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常可以选择的铋剂有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
对于这个根除方案,还是要强调一下,第一要确实有根除适应症的情况下,再进行根除治疗,第二对于用药,一定要经过临床医生评估选择,不要私自用药;第三,根除治疗后,如果治疗成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和日常卫生,避免二次感染的出现。
最后简单提一下抗菌益生菌,这个说法我没听说过,不过补充益生菌,调节人体的健康菌群,对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有很好的作用,免疫力提高了对于细菌的抵抗力,也算是一种抗菌吧,需要指出的是,健康菌群的培养,除了补充益生菌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补充益生菌,一方面胡吃海塞,熬夜不锻炼,这样做怕是不行的。
通常说起四联,一般有两种意思。
第一种一般指四种药物联用,来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高危致癌因素,对于高危人群,比如有胃癌家族史,以及有一些活动的为消化道的症状,应该进行根除。四种药物包括1.质子泵抑制剂,如耐信20mg一次 ,每天两次; 2.阿莫西林,1g每次,每天两次; 3.呋喃唑酮,0.1g每次,每天两次; 4.枸橼酸铋,2粒每次,每天两次,四联药物吃14天。一般的细菌只要一种抗生素就可以杀死,但是幽门螺杆菌是非常特殊的细菌,能够生活在胃酸的环境中,大多数抗生素在胃酸的环境中,是没办法发挥杀菌作用的。质子泵抑制剂(耐信),先把胃酸给抑制住,使得幽门螺杆菌赖以生存的强酸性环境没有了,抗生素才能发挥杀菌的作用,所以根除幽门螺杆菌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
第二种四联可以指的是四种肠道益生菌组成的复合片。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芽孢杆菌。人体的肠道内有很多的细菌组成的肠道菌群,是对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调节和保障的机制。每个人的肠道菌群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补充固定的四种肠道益生菌是不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个不一定。四联的并不一定比三联就好。
看来很多回答都与题目所问不符,文中所提到的“四联”,应该是指的是调节肠道菌群的益生菌类。实际上,“四联”指的是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这四种益生菌的联合药物。
而一般来说,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为健康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直接药物来补充可通过“此消彼长”的原理,增加了这几种人体正常需要的活菌,反过对肠道中某些致病菌进行抑制,以维持正常肠道蠕动,调整肠道菌群平衡。蜡样芽孢杆菌在肠道中定植,消耗氧气,为双歧杆菌等厌氧菌营造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
而文中所提到的其它包括“四联”、“三联”、”双联“和其它的抗菌益生菌,实际上都属于微生物制剂,其作用原理都是经口服进入肠道后,会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定植。其中蜡样芽孢杆菌不属于人体肠道正常菌群成员,在肠道中定植48小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而其余三种菌均是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一般定植10天以上达到平衡。进而来通过增加对人体有利的益生菌的菌群数量,反过来对某些对人体有害的致病菌进行抑制,从而来调节人体的菌群平衡。
临床上此类微生物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腹泻、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抗菌药物通用名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抗菌药物通用名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