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鸡冠花的中药名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鸡冠花的中药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鸡冠花与益母草一起煮有什么功效?
鸡冠花属收涩类中药。性味甘、涩,凉。归肝、大肠经。具有收敛止血,止带止痢、清热利湿、通淋凉血作用。常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眼疾(青光眼、目翳、夜盲)、阴道滴虫、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病证。常用量6一12克,水煎服。注意!凡湿滞不尽者、孕妇、儿童均忌服。
鸡冠花主含山柰苷、苋荼红素、松醇、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硝酸钾以及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止咳、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益母草属活血祛瘀类中药。性味辛、微苦,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消火解毒作用。常用于月经不调、崩漏、跌扑损伤、浮肿(水肿)、疮疡肿毒、难产、痛经、胞衣下下、产后瘀血腹痛。现代又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肾炎水肿等病的治疗。常用量9一15克,水煎服。外用研末或鲜品捣烂调敷。注意!凡气虚、阴虚、脾虚便溏者慎用。
益母草主含益母草碱、水苏碱、苯甲酸、氯化钾、月桂酸等物质。有明显的扩张血管现象,抗肾上腺素和利尿的作用。
《本草纲目》评价益母草:“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胎漏产难、胞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痔疳痔疾,打扑内损瘀血,大便、小便不通。”
鸡冠花与益母草同煎服可用于崩漏不止、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瘀血腹痛等妇经产等妇产科疾病。鸡冠花为收涩之药,益母草为活血化瘀通经之药,故没有瘀者不可用,妇科经血淋漓用益母草炒炭有祛瘀生新之功,此乃妇科大良药也。鸡冠花籽叫青箱子,益母草籽叫茺蔚子,两者合用可治视物昏花、目翳、夜盲、青光眼等多种眼疾。
明白了吗?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一叶轻舟85将为你解答,感谢阅读和热心点赞。未经允许不得搬袭。
这么什么草?
去年10月底在城中村看到过这种植物:青葙,别名野鸡冠花,狗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矩圆披针形,花柱紫色,花期5~8月,果期6~10月。青葙干粗枝柔,容易造型,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也可作切花,瓶养花时间长。全株植物可作饲料。种子作药用有清肝明目作用,药名青葙子。
在我们那里很常见,当然也是味物美价廉的中药,名如其草。
青葙 (狗尾草、百日红、鸡冠花、野鸡冠花、指天笔)
Celosia argentea
全草含多量草酸(oxalic acid)
苦;性寒
肝;膀胱经
燥湿清热;杀虫止痒;凉血止血。主湿热带下;小便不利;尿浊;泄泻;阴痒;疮疥;风瘙身痒;痔疮;衄血;创伤出血
内服:煎场,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1.《本草正义》:青葙,古人用其茎叶,以为燥湿清热杀虫之用。盖苦寒滑利之品,最善利湿清热而疏泄厥阴,是以专清血分。《本经》主邪气,亦即以湿热之邪言之。
2.《神农本草经》:主邪气,皮肤中热,风瘙身痒,杀三虫。
这种植物是青葙,别名:野鸡冠花。一年生草本,高达3尺。叶互生,披针形或椭圆状报针形。花很小,初开时淡红色,后变白色,密生茎顶成毛笔状花穗。果实熟时横裂,上半片脱落如帽。种子细小,扁园形,黑色,有光泽。8至9月开花,1O月果熟。种子入药。性能:苦微寒。清肝火,明目,降血压。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鸡冠花的中药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鸡冠花的中药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