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附子有毒吗?
白附子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中药,作用是很多的,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等功效。不过是具有一定的毒性的,因此在应用的时候都是经过浸泡才会减少毒性的,而且适量的应用是不会出现中毒的,因此大家要严格按照中医师的剂量来服用。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别铜芸、百枝、屏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本草汇言》:“防风,散风寒湿痹之药也。故主诸风周身不遂,骨节酸疼,四肢挛急,痿痹痫痉等证。”
防风味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痛,止痉功效,主要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症。
1.用于外感表证。有祛风解表之效。对外感表证,不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应用。常与进阶同用,如荆防败毒散。
2.用于风寒湿痹证。能祛经络及筋骨风湿而止痛,故为治痹症常用药。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3.用于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
4.此外,防风入肝脾,有疏肝理脾作用,故用于肝气乘脾,肝胃不和之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朮、陈皮等同用;本品炒炭能止血,用于肠风下血,妇女血崩等。
用法用量:煎服,5-10g。
用药注意:凡燥热,阴虚血亏,热病动风者慎用或忌用。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药物名字的由来:李时珍说: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
是发散风寒药。
性味功能:辛,甘,温,归肝,脾,膀胱经。
有解热镇痛,利尿抗菌,抗病毒,发表散风,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关节疼,关节痛,皮肤瘙痒,荨麻疹,破伤风。
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畏萆解。
1,治偏头痛:防风9g,白芷6g,茶叶9g。
2,治表虚自汗:黄芪9g,白术9g,防风6g,水煎服。
3,治盗汗:防风15g,川芎8g,人参5g,为末,每服5g,临睡前,用米汤调服。
(注意):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
- 防风又名屏风,能把风屏蔽在外,所以可以治疗一切风所引起的疾病。性温,味辛;甘。解表祛风,胜湿,止痉。可以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 【现代药理研究】 1.有镇静和抗惊厥作用。2.有解热和镇痛作用。3.有抗菌、抗病毒作用。4.有抗炎、抗过敏作用。5.对免疫系统有增强作用。6.有抗凝血作用。
防风,别名叫东防风.关防风.西防风.水防风.云防风.川防风。是伞形科植物 ;是一味“发散风寒药。”
防风,主产黑龙江.辽宁.內蒙古等地(东防风)。以黑龙江产量最大,品质佳。产于内蒙古.山西.山东等地(西防风丿,质量稍次于东防风。产于河南.陕西(水防风),质量又于西防风。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解痉功效!
应用:①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 .头痛.身痛等,常与荆芥 .羌活等同用。若属感冒风热,发热.咽痛.目赤.头痛等,常与荆芥 .薄荷等同用。②用于风寒湿痹,既能祛风散寒,又能胜湿止痛,常与羌活 .当归等配伍,如蠲痹汤。也常用于皮肤病,借以祛风.胜湿而止痒。③用于风毒内侵的破伤风,症见牙关紧闭.抽搐痉挛等,能祛风解痉,常与天南星.白芷.天麻 .白附子配伍,如玉真散。
用量:3一15克。
使用注意: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防风,含挥发油.甘露醇.酚性物质及多糖等。
防风煎剂对痢疾杆菌.枯草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