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治疗痛风的西药药名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治疗痛风的西药药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痛风病人常用药物有哪些?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即关节突然肿痛时,有的患者服用别嘌呤醇或苯溴马龙治疗,确实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会使关节炎的发病时间延长或难以治疗。正确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药物快速控制关节炎。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和局部治疗。原来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经典药物。
痛风该用什么药?
谢谢您的提问。
(1)痛风是继糖尿病后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或者尿酸过高而排泄减少所导致的,尿酸钠盐过饱和形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地方,而导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患。痛风也是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后新一“高”,合称“四高”。
(2)治疗痛风的药物:
1)痛风急性发作期用药:
特效药/首选药-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物-秋水仙碱:首剂0.5mg-1mg顿服,以后每隔2小时给药一次,直到疼痛缓解;秋水仙碱,越早用药,疗效越好,超过36小时疗效明显降低;
止痛药-吲哚美辛,初次剂量25mg-50mg,每8小时给药一次;布洛芬,一天3-4次,每次0.2-0.4g;塞来昔布,一天2次,每次0.2g;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一天2次,每次75mg;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一天3-4次,每次10mg,症状缓解逐渐减量停药;甲泼尼龙每天6~7片,清晨一次顿服,用药2~5天后逐渐减量,总疗程7~10天。
2)慢性痛风间歇期用药:
促进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立加利仙),一天一次,每次25-100mg,饭后服用;
丙磺舒,初始剂量0.25g,一天1-2次;每天最大剂量3g;
痛风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痛风性关节炎,根据有无急性发作,痛风性关节炎分为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病情处于不同的时期,用药也不尽相同。那么,痛风性关节炎在不同的时期吃什么药效果最好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为缓解关节炎症状。急性发作期间冷敷受累关节并抬高患肢,可增加回流,减轻水肿。药物选择上,秋水仙碱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均可取得不错的药效,至于二者谁的效果最好,关键在于你对谁更耐受,若能耐受,每一种药效均较好。秋水仙碱的用量越大,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而小剂量秋水仙碱(首次服用1mg,1小时后继续服用0.5mg)在缓解关节炎症状的同时,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耐受的主要原因为胃肠道不良反应。若对秋水仙碱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均不耐受,糖皮质激素是最好的选择。
痛风缓解期的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为降低尿酸,减少痛风发作。有用药指针的患者,可选择的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包括别嘌呤、非布司他,优选非布司他;另一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为苯溴马隆。至于这两类药谁的药效最好,取决于患者尿酸升高的原因。若升高的原因为尿酸生成过多,选择非布司他药效最好;若升高的原因为尿酸排泄减少,选择苯溴马隆药效最好。需要注意的是,初次药物降尿酸治疗的患者,由于尿酸波动会增加痛风发作风险,因此建议联用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综上,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秋水仙碱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药效均不错,用药的关键在于你对谁更耐受;痛风缓解期的患者,若尿酸升高的原因为尿酸生成过多,选择非布司他药效最好,若升高的原因为尿酸排泄减少,选择苯溴马隆药效最好。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控制痛风症状的药有:
消炎止痛药:如依托考昔,塞来昔布,扶他林,布洛芬等。其中推荐依托考昔。
糖皮质激素:如口服的甲泼尼龙,关节内注射的复方倍他米松。
还有经典药物秋水仙碱。
不管用那种,痛风发作12小时内最好就用上,才能最快控制痛风。
而痛风完全控制后,才能用降尿酸的药物(除非平素就是一直规律用降尿酸药物的人才能在痛风发作时继续吃,否则这些降尿酸药物会造成尿酸值波动,让痛风复发)
降尿酸药物包括:
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丙磺舒等等。
以上都是经典的,靠谱的,规范的药物。
可以辅助降尿酸的食物有: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治疗痛风的西药药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治疗痛风的西药药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