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进口的妇科药叫什么名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进口的妇科药叫什么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年狂卖40亿元的儿科“神药”匹多莫德遭质疑,“神药”疗效是否应启动再评价?
其实,中国的医药有自己的特色,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医就不用说了,除了自己和周边几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基本都不能当药品卖。
中国的“西医”,本来是应该是现代医学的代表,可跟国外的现代医学也不在一个轨道上。最有力的论据,就是比较一下药品的销售额。
根据新康界发布的2016国内等级医院西药销售额,前十名的排行是这样的:
同样来自新康界的数据,零售终端西药销售额的前十名是这样的:
我们再来看看2016年国际市场的排名:
有交集吗?没有!中国与世界,不在一个星球上的感觉有没有?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了,在我国的医疗系统中,有多少个匹多莫德,一些是在研发中的,在其发明地,也没有批量应用,却辗转到了国内,摇身一变成了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一些在国外应用了多年后,有证明会有诸多负作用,而被限制使用的,在国内还在应用,一些证明了作用大于产生危害的还在应用,
感谢邀请!
冀老师的质疑是该药无所不能的适应症,以及真实临床中疗效和安全性不够明确的问题。冀老师对于匹多莫德的质疑点均是从中国的临床患者出发。作为专业药师,对于药品质量与疗效的把控,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匹多莫德口服制剂由意大利Poli公司研发,作为免疫调节剂于1993年首次在意大利上市,1996年分别在希腊和墨西哥上市,目前在包括美国、法国、加拿大、瑞典等二十多个国家获准上市。由该公司生产的匹多莫德口服液1997年在中国注册上市,适应症包括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泌尿系感染和妇科感染的辅助治疗。
这药上市后,国内的企业开始走仿制之路。陆陆续续的获批上市。而仿制药是不需要经过真正意义上临床I\II\III期实验的,只要做临床药理,证明生物等效性,即证明与国外原研药效果类似就够了。
在相似的试验条件下,单次或多次给予相同剂量的试验药物后,受试制剂中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与原研参比制剂的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按评价效力,优先进行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方法不适用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已患者临床疗效为终点评价指标的临床研究方法验证等效性。
我的孩子在6个月的时候,肺炎治疗后,医生给开了3盒这个药,具体价格没看,反正挺贵的。治疗一共花了6000多元!后期又开了许多药。由于孩子小,喝不下口服液。就放弃没喝。最近感冒去医院检查,除了常规的感冒药,医生又给开了这个药!而且一开就是4盒!我拒绝了,跟医生说家里还有!感觉这个药是万能的,什么病都需要吃几盒!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进口的妇科药叫什么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进口的妇科药叫什么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