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村田野边常见的“土大黄”有什么用途?
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最三农定期更新免费的有趣有料的文章,大家一起学习。
“土大黄”是一种中药名,在农村也叫它为“金不换”,因为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中草药是用来救急命的,而黄金顶多是可以用来吃饭穿衣买多余用度的物品的。
人可以暂时没有黄金,但关键时候不能没有药材,所以因此得名“金不换”。“土大黄”究竟有多神气,咱们来看看。
“土大黄”一般生长在路边或者山脚下,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也很耐寒耐旱。
“土大黄”有大多数中药的药效,具有清热解毒,用来止血,尤其在农村碰了磕了造成淤血肿胀了,都可以用土大黄外敷。
“土大黄”在夏天还有驱蚊杀虫的效果,捣碎晾晒在桌子上,就驱蚊虫。
“土大黄”还能通便,体质不好的湿疹,或者皮癣,烫伤等,都可以把“土大黄”捣碎外敷在患处,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一般在每年的9月~10月份开始挖“土大黄”的根,然后用清水洗干净泥土,在太阳底下晒干或者新鲜食使用都可以。
“土大黄”可以捣碎外敷于患处,还可以煎汤,让患者服下。
但是也要注意,尤其像脾胃虚寒以及身体虚弱的人要谨慎食用哟。说了这么多,您对“土大黄”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呢?
土大黄并非是一种特定的一种植物,关于它的药用基源植物有很大的分歧,并且它还跟另外一种中药——大黄“掰扯不清”。大黄跟土大黄都属于蓼科植物,只不过他们的属种不同,土大黄是酸模属植物,但民间作为药用的就多达11种,例如巴天酸模、羊蹄、尼泊尔酸模等。
由于土大黄中不含番泻苷类成分,所以其泻下作用远不如大黄。但少了泻下作用,土大黄依然是一味有名的中药。土大黄性寒,味辛、苦,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消肿化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内外出血、跌打损伤、便秘、烧伤烫伤、癣、银屑病等症。
现代药理学分析得知,土大黄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例如酸模素(萘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大黄酚(蒽醌类化合物),黄酮醇、黄酮碳苷(黄酮类化合物)、白藜芦醇(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大黄素具有消炎抗菌、抗氧化、止血的作用,白藜芦醇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酸模素、白藜芦醇等具有抗肿瘤作用。
土大黄虽有药用价值,但在使用中也有一定的禁忌,例如土大黄性寒,脾胃虚寒或身体虚弱的人要谨慎使用。
【大乡】,专注科普三农领域的“冷知识”、“趣知识”,快来关注、点赞吧!
农村田野边最常见的“土大黄”有什么用途?
我家位于广西农村,对于这种“土大黄”来说,算是非常常见了,种田的时候在田埂上行走,两边长满了土大黄,而且生长非常旺盛,干完活回家顺便割上几把拿去喂猪。其实土大黄我们那里又习惯叫它血三七,它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根很肥大,茎也粗大,叶子也长大很长很发长,而且看起来很嫩。
土大黄虽然在农村很常见,但是它的用处了大着呢,土大黄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们那里很多人会在10月份左右就会收集它的根和叶子,通过晒干、切片,拿到中药市场上去卖,采得比较多的话还能有不错的收入。其实土大黄由于根、叶均可入药,其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祛淤、通便、杀虫的功效。
人们常用土大黄来治疗便秘、跌打扭伤、烧伤、湿疹、皮炎等疾病,而且效果显著。土大黄通过食疗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以及癌症手术后便血等症的治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药物本身性寒,因此对于一些脾胃虚寒、体虚的人来说不宜使用。
还记得那首儿时上学那会儿,有首歌叫作《在希望的田野上》。那个时候对于乡间田野并没有太深的情怀,甚至认为农忙假在家里帮忙都感觉是负担。长大以后,明白了田野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没有田野就没有食物,也没有农民收入的来源。田野、土地和阳光,为我们创造了食物生长的条件;当然,还有那不能忘怀的野菜。
农村的朋友们可能有的听说过“土大黄”,就是一种很受大家欢迎的野菜,有的地方叫它为化雪莲、鲜大青或者红筋大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关于土大黄的称谓也是千奇百怪,大家只要能够辨认出来并且知道它是一种可食性的野生植物,那就可以了。土大黄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生长适应性非常好,耐贫瘠、抗旱耐寒,抗逆性比较好。在沙地上、山坡上还有田野上,经常都能够看到土大黄的身影。
Ⅰ,土大黄的生长习性和采收。
很多农民都会将土大黄采摘来做菜食用,而野生植物成千上万,其中有的是具有毒性的;只有了解土大黄的形态和生长习性,才能够不至于误采、误食。土大黄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叶子宽大有点像菠菜、根部比较肥大并且很厚,根系呈淡黄色,这也正是“土大黄”名称的由来。你知道吗?土大黄也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它们也会开花结果;花果期在5~7月,花色紫绿、果实较小。土大黄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在肥沃的土壤或者沙质土都能够生长,10月份成熟采收。
Ⅱ,土大黄也可作为中草药材。
很多农民朋友们都会采摘土大黄的叶子作为野菜食用,却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有不少的“妙用”。土大黄的叶子丰富的维生素和蒽醌类、黄酮类、二苯乙烯类等成分物质,是一种药材;并且土大黄的根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它的根和叶都能加工成为清热、祛瘀和通便的药物。根据相关著作记载得知,土大黄对于抗氧化、止血和抑菌都有一定的作用,有的民间偏方当中就会使用到土大黄。一般情况下,长势较好的土大黄干料,可以卖到5~10元/斤,是一种经济效益较为可观的野生植物。不过农村很少有人采收来卖,毕竟野生植物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Ⅲ,怎么烹制土大黄更加美味?
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差异,野生土大黄的采收期也可能有所不同,普遍在9~10月就可以采摘。没有长大成熟的味道苦涩,长太老食用性降低,把握刚好鲜嫩就可以采摘。那么如何烹制土大黄才更好吃呢?虽然人们会将土大黄称作野菠菜,但是它的烹制方式和菠菜是完全不同的;一般可以凉拌、炒肉,或者熬粥,注意不要过量放食盐、辣椒和花椒等佐料,否则就失去了野菜的原味鲜美。由于土大黄具有食补作用,有的朋友也会将其用来酿酒和泡茶喝;而它根系的食用方法,就是洗净后晒干、再切片或者磨粉,新鲜食用也可以,多用来煲汤、泡水食用。
土大黄治小孩湿疹怎么用?
土大黄,又名吐血草、救命王、金不换、癣药、化血莲,为蓼科植物土大黄的根,黄色,肥厚且大。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杀虫止痒。可治疗咳血、肺痈、腮腺炎、大便秘结、痈疡肿毒、疥癣、烫伤、跌打损伤等。取干土大黄50克或鲜土大黄100克,水煎洗患处,每日1剂,洗2~3次。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