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田地常见植物“王不留行”,有什么药效和作用?
田地间常见植物入药的很多,如小蓟、蒲公英、绞股蓝、马齿苋等,王不留行也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称其能“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本草纲目》中说“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名,不能留其行,故名”。
王不留行又叫留行子,是蓝麦菜的种子,入药通常炒用。该药属于活血调经药,性味苦平,归肝、胃二经,上能通乳汁,下可通经闭,其性走而不守,善利血脉,为治乳痈之要药。因血乳同源,血滞则乳闭,血性则乳下,乳汁畅流,血脉通利,则乳痈可消。
王不留行通乳汁的作用很强,用于妇女产后乳汁不通或乳汁稀少常与路路通、当归、川芎等为伍;治乳痈常与蒲公英为伍;治热淋、石淋、血淋等常与石韦、冬葵子、瞿麦为伍;治疗带状孢疹可以用王不留行微火炒黄,研细末,已破外撒,未破油调敷;王不留行连茎叶煎汁服可以止鼻血。
王不留行通利的作用较强,入药不宜久服,凡无瘀滞以及孕妇与失血者均不宜用。
我们山西这边,老一辈人说产妇不下奶,就用(王不留行)药名,生长在麦田地里,一般是小麦拔节期开始生长,快收割麦就成熟了。我们这里老人传言,王不留苗煎喝,喝了王不留,乳汁胸前流。
“自从益智登山盟 ,王不留行送出城”,熟悉《西游记》的读者肯定记得这么一句使,句子中有两味非常常用的中药,一味是“益智”、一味就是这里提到的“王不留行”了。
王不留行,又名王不留、麦蓝子,中医认为,王不留行性平,味甘苦,可活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止痛,主治妇女闭经、乳汁不下、痈肿等症,是一味非常常用用中药。
临床上,王不留行层常常通过配伍用于产后缺乳、乳痈、急性乳腺炎、更年期综合症、单纯性肥胖、闭经、痛经、带状疱疹、关节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现代研究发现王不留行主要含王不留行苷、棉根皂苷元、多种单糖等成分,具有抗早孕、抗肿瘤、兴奋子宫、促进乳汁分泌等药理作用。
王不留行一般炒爆后入药,易于煎出有效成分,且走散力较强,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
关注小叨健康汇,养生用药您也会。
产后乳汁不下、乳汁稀少,不妨了解王不留,或许对您有帮助。
王不留行就是麦蓝菜的种子,北方的田里面可能经常看见,南方相对少一些。很多人误以为他是一种杂草殊不知他干燥成熟的种子是乳腺科常用的一味药材。我们只需在夏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的时候采收全株,晒干打下种子就行了。
但是临床上的王不留行都是需要炮制的,他的种子是黑色的,用文火炒至表面裂开,爆出白花,呈爆米花样就可以出锅。白色部分有点像我们常吃的米粒,因为它具有下奶的作用,故又称之为“奶米”。或又以原植物命名为麦蓝子。
那么王不留行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这跟他的功效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来看看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王不留行归类为活血化瘀药,也是妇科病的常用药,具有活血通经的作用。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痛”,女性朋友的痛经就是因为血瘀在体内,然后导致流出不畅,就会引起疼痛。针对女性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的问题,常与当归红花配伍使用,能活血调经。
炒王不留行的功效是什么药?
炒王不留行的功效是什么药
炒王不留行的主要功效是利尿通淋(改善小便淋漓不尽、小便量少不通的问题)、活血通经、通气下乳,可以用来治疗淋证、通经、闭经、产后乳汁不下等。
王不留行是石竹科王不留行属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主归肝、胃经,由于其有利尿通淋的作用,所以可以用来治疗血淋(出现尿血且伴有疼痛感)、石淋(小便时排出砂石,或小便突然中断,尿道疼痛,腰腹绞痛难忍)、热淋等淋证。
炒王不留行还能治疗产后乳汁不下、乳房肿痛,可以起到通气下乳的作用。另外,对于瘀血阻滞导致的痛经、闭经等也可以用炒王不留行治疗,有活血通经之效。
但是,孕妇和没有瘀血阻滞的血虚患者不能服用该药,建议用药前咨询医生意见。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