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连素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黄连素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对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湿热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等有治疗作用。
黄柏是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味苦,药性寒。归肾、膀胱经。黄柏与黄芩、大黄等中药配伍泡酒饮用,有清热泻火、理气通便的作用,用于缓解热结便秘。此外,盐黄柏有滋阴降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现代研究发现,黄柏含生物碱、甾醇、内酯、三萜化合物、黏液质等成分,具有抗炎、降血压、抗溃疡、抗痛风、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脾虚胃弱、无火者禁止服用黄柏;不可长期或过量服用黄柏,以免损伤脾胃;黄柏不可与地高辛、干漆等同时服用。
本内容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汪永忠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黄连和黄连素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黄连和黄连素是既有关系又有很大区别的两种物质。
黄连是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是一种常用中药,作用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
黄连素,是小檗碱的俗称。黄连中含有众多的生物碱,而现代研究表明,小檗碱是其中含量较高且起到黄连的主要作用的一种,因此,业内基本认可小檗碱作为黄连的有效成分。但小檗碱不仅仅存在于黄连中,在黄柏、三棵针等植物中均能提取出来。小檗碱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的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且不良反应较小。此外,小檗碱还具有抗病毒、抗炎、增强免疫、解热、抗癌等药理作用。这些现代研究对中医理论下的中药黄连的作用起到了一定的解释和还原作用,以现代理论来验证了传统中药的有效性。
因此,将小檗碱俗称为黄连素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作者:张艳菊 北京儿童医院 药事网成员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黄莲一般是指毛茛科原生植物黄莲的根茎,属常用中药材。色黄,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用治疗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黄连素(也称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莲根茎或黄柏等提炼取的一种化学品,属异喹啉类生物碱,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黄莲素片由盐酸小檗碱0.1克、辅料为淀粉、梭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制成。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
从分类上讲,黄连是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而黄连素即小檗碱,是天然药物,是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中医上讲,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小檗碱通过药理实验发现有抑菌、抗炎、抗病毒、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抗肿瘤、治疗糖尿病、保护肝脏等多种药理作用。
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小檗碱,但是含有小檗碱的却不仅仅是黄连,还有很多植物中可以提取小檗碱,例如黄柏黄芩和三颗针属植物。甚至连苦瓜中都含有小檗碱。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黄连素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连素的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