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火属性的中药名字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火属性的中药名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大肠火的中药是什么?
清大肠火的中药是什么
清大肠火的中药要在医生辨证施治的原则下选择进行,常用的有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
1.清热燥湿药:主要用治湿热证,湿热壅滞大肠所致的泄泻、痢疾、痔疮肿痛。如黄连,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治大肠湿热,引起泻痢、呕叶等症状,症轻者,单用有效,或与黄柏、秦皮、白头翁同用。
2.清热解毒药:性味多苦寒,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主治各种热毒证。如穿心莲,可治疗肠热,腹痛泄泻,下痢脓血,可单用,或与苦参、木香等同用。
3.清热泻火药:如决明子: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治内热肠燥,大便秘结,与瓜萎仁、火麻仁、郁李仁等润肠通便药同用。
具体的药物使用要遵医嘱服用,不能擅自服药药物。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和排便,因此大肠发生病变时,常能出现腹痛、腹泻、便秘以及便血等证候。热邪积滞肠中,气血因而被阻,传导失能,则见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秘结不通或暴注下迫,热结旁流;湿热之毒熏灼,伤害气血,变成脓血,故下痢赤白脓血;湿热下注,故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便血。
“热则寒之”,出现大肠火时一般是采用寒凉的药物来清热泻火,常用的有黄连、黄柏、黄芩、白头翁、马齿苋、败酱草、地榆、槐花、大黄、侧柏叶、芒硝等。其中白头翁使热毒发散,能升举脾胃清气,使里急后重减轻,治热痢下重赤多白少者功效显著;马齿苋性滑利,既有清热解毒之功,又有凉血和利肠之力,对痢疾坠胀后重者有特效;败酱草为外科痈疡排脓之药,特别是治肠痈用时较多;黄连泻有余之心火,清肠中之湿热,配木香,治赤白诸痢;大黄苦寒泄降,气味俱厚,能荡涤阳明实热积滞。
大肠热毒伤于血分的湿热痢见有热痢下重、腹痛、大便脓血、肛门灼热的常用白头翁汤;大肠火见有大便燥结、腹痛拒按的可用大承气汤加连翘、黄连、蒲公英等;葛根黄芩黄连汤外解肌表、内清肠胃热,便脓血者可加白头翁、秦皮,毒热重者,可加金银花、马齿苋。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火属性的中药名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火属性的中药名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