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内容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内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该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下面这5个原则也是医生日常的用药原则,请大家务必遵循医嘱!
1. 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有相关感染的依据才可用药,用药前需要查血常规+CRP(C反应蛋白),CR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2. 用药应剂量适宜,疗程足够。因为即使抗生素有效,也不可能一下子杀死所有细菌,疗程不足就停药,可能给部分苟延残喘的细菌复活的机会。
3. 部分局部感染,应该局部用药,减少全身用药。(如:结膜炎,多数可使用滴眼液,而非口服或输液)
4.口服给药永远是最自然的给药途径,有安全,依从性好,给药方便,多次给药便于维持稳态血药浓度等优点。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以口服为主,较重者宜肌肉注射用药,严重者可静脉输液。
5. 病毒性感冒,请不要使用“头孢”、“阿奇”等抗生素!是否需要抗病毒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感染情况而定,多数病毒性感冒是不需要抗病毒药物的。
如何正确的使用抗生素,首先要理解这几个概念,炎症,抗生素,抗菌药物。
炎症,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感染性炎症,又根据其病原体有很多的分类,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非典型微生物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真菌感染。
(不会作图只能自己画😊😊)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这些病原体当然也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而抗菌药物,如头孢,青霉素,阿莫西林等等,是针对细菌感染所导致的严症,可以杀灭或者抑制细菌。
那么根据这几个概念来看,“消炎”显然不等于抗生素,不等于抗菌药物,细菌感染所导致的炎症只不过是众多炎症中的冰山一角。而我们平时通常想当然把“抗生素”理解为“消炎药”。这是不正确的,只要稍微不舒服就拿头孢,阿莫西林来消炎,显然是错误的,而且是无效的。抗生素对于感染性炎症有效,非感染性炎症无效。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的炎症有效,对非细菌感染无效。
就拿感冒这个普通的病来举例。感冒发烧的致病体往往不是细菌,而是病毒居多,那么抗菌药物当然是无效的。既然是病毒感染,那么抗病毒药物可以吗?实际上,和其他大多数病毒感染一样,普通的感冒有自限性,这个病是自己会好的,大约几天到一周的时间,无需抗病毒治疗,目前更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很多人都会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比如我生病了,我吃了药,结果过了几天就好了,就会反过来认为我这个药有效。如果错两天没效,那他可能又会认为,我这是病得太严重了。事实上这缺乏一个有效的对比,对于普通感冒来说,你喝几天凉水睡几天觉,感冒也会好。
所以无论是孩子大人生病后应该积极寻找病因。认清疾病本质。抗菌药物应该在明确病因确实是细菌感染之后才能使用。病毒感染有一定局限性,抗病毒药物尤其是中成药无需使用。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特别的是过去常常使用利巴韦林来抗病毒,治疗儿童感冒。但这个药副作用非常多,而且没有特效,故孩子不应该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普通感冒。
对于这个问题,我作为一个呼吸科医生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自从人类发现了抗生素,很多疾病就不再是夺人性命的恶魔。但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高档抗生素层出不穷,对于抗生素的依赖也越来越重,并且,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现在就连普通老百姓都有这样的想法:感冒了,吃点消炎药(抗生素)就好了。
抗生素不是这样用的!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有细菌感染的依据。抗生素的作用主要是杀灭各种细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等特殊类型的细菌。每种抗生素都有各自不同的抗菌谱,有的杀菌范围大,有的杀菌范围小。
选择抗生素首先要看感染发生的部位,不同部位的感染,其常见的致病菌不同,比如上呼吸道的细菌感染多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泌尿道感染多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因此选用的抗生素也是不同的。
其次,选用抗生素要尽量明确病原菌,可以通过标本培养来获得,但这个时间相对偏长,所以我们一般会根据经验来先使用抗生素,如果症状改善,药敏试验也符合的,就无需换药;如果症状不改善,药敏试验提示对所用抗生素耐药,那就需要及时更换抗生素了。
再者,使用抗生素时不能随便联合用药,联合用药需要达到一定的指征,比如双肺散在感染,血象高的患者,我们会考虑使用两种抗生素联合一起消炎,一是为了增加疗效,二也为了避免耐药的产生。
总之,为了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为了避免以后“无药可用”,我们是严格管理抗生素的使用,在这里,我也倡导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
注:以上配图均来自网络,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天我将教大家一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一般方法。当然啦,要说使用抗生素的主力人员,主要还是医生,医生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关于医生该遵循的抗生素使用原则,笔者按下不表。今天我主要是想教大家在医生救大家之前,自己先不作死的方法。
抗生素使用必须得有指征。什么叫做指征?就是得有证据。感冒了,咳嗽咳痰,咽痛头痛,甚至于发烧都不是使用抗生素的证据。只有血象才是证据。感冒了想吃抗生素?可以,上社区医院查个血,血象高了再吃。如果一个感冒连血象都无法调动,那它还能成什么气候?犯得着用抗生素这把牛刀对付吗?再说了,针对的病原体不同,也没用啊。
发热不超过38.5℃,时间不超过3天,都是小儿科,没必要上赶着去医院查血,在家多喝喝热水,多半也能好。
发热不超过39℃,没有必要吃退烧药。发热是人体调动非特异性免疫和各类酶的重要过程,是人体试图抵抗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机制。盲目退烧对身体的康复无益(烧烧更健康~)。你要相信自己的身体,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当然,话是这么说,身为经常发烧的人,我也能理解发烧的难受。为了避免大家盲目吃别的药(比如说抗生素),允许大家在扛不住时偷偷吃一颗解热镇痛药~就一颗哦~
另外,药要少吃,水必须多喝!人在感冒发热时代谢和蒸发加快,会比平时更需要水分,如果无法及时补充水分,将会有脱水的风险。而脱水,是很危险的,会要人性命。
感冒发烧时,维生素C也可以适当补充。请注意画一下关键词——适当。请不要因为泡腾片泡的水好喝就把它当饮料喝,喝多了一样中毒。对于维生素C,我的建议是,尽量以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胃口太差实在吃不下再去吃泡腾片。虽然我对维生素C泡腾片不感冒,但综合维生素片我还是支持大家吃的,生病不生病都支持大家吃,不为啥,就因为它难吃,不容易吃过量。好吧,我开玩笑的,因为综合维生素片比较均衡,较少出现某一种营养元素的过量中毒。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感冒了就别出去浪了,好好待着歇会儿吧。过度疲劳不仅不利于身体康复,还会增加其他微生物合并感染的风险。感冒好不了事小,得个心肌炎心内膜炎啥的,还不得后悔一辈子!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内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内容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